据满洲里海关统计,前10个月满洲里关区钢材出口4.86万吨,价值0.3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简称同比,下同)分别增长11.9倍和13.2倍。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出口钢材主要运往俄罗斯和蒙古,对蒙古出口飙升。2006年前10个月,满洲里关区对俄出口钢材4.5万吨,价值0.3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倍和11.7倍。对蒙古出口3748吨,价值50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2和86倍。
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主。2006年前10个月,满洲里关区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钢材4.37万吨,价值0.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倍和12.6倍。分别占同期关区钢材出口量值的89.9%和84.6%。
以国有企业出口为主,私营企业出口激增。2006年前10个月,满洲里关区国有企业出口钢材4.31万吨,价值0.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1.9倍。私营企业出口钢材5350万吨,价值48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7倍和42.8倍。
出口钢材以钢材板材为主。2006年前10个月,满洲里关区钢材板材出口4.12万吨,价值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倍和11.6倍,分别占同期关区钢材出口量值的84.8%和76.9%。
2006年,我国出口钢铁产品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形成旺盛的需求;二是国际、国内市场存在明显价格差,调动了企业出口积极性;三是从今年5月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讨论降低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造成企业赶在政策调整前扩大出口。
钢材出口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国虽然是钢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对国际价格走势不能产生主导和引领作用。由于我出口钢材增势迅猛,美国钢铁联盟(AISI)发布声明,称已向美国政府提交书面建议,希望对大量进口的中国钢材采取设限措施,对我钢材出口造成一定威胁。同时,钢材出口增长过快,将会引起进口国相关行业的警惕,潜伏引发贸易摩擦的因素,而且资源条件和环保约束不支持我国钢铁大量出口。
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应保持适量适当的水平,总体维持进口和出口基本平衡,政府应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引导企业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从而实现钢材价格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