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用心打造电子监管新天地
10月15日,星期天。余姚检验检疫局的大门口,不时有抱着电脑主机的企业人员进进出出。今天是双休日,他们来干什么呢?此时,余姚局二楼的文印室里,已是一片忙碌。文印室门口临时摆放的一张电脑桌前,“电脑专家”阿超正在为企业人员检查电脑设备是否符合要求;旁边的一间办公室内,九城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员正在为预约好的企业安装电子监管软件,其间不时穿梭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从9月下旬以来,余姚局没有双休日,没有准点上下班,天天如此。11月3日,当他们从电脑前抬起满是疲惫的眼睛时,余姚检验检疫局电子监管工作已经创造了上线率98%的新辉煌!
一年来,围绕“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总体目标,余姚检验检疫局始终把推进电子监管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号工程”来抓。由于余姚出口企业的突出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报检批次少。辖区内共有出口企业600余家,中小企业300余家,占50%以上,其中不少小企业年报检批次不足5批,要在这些企业中推广电子监管,要求他们安装监管软件,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也有技术力量缺少等限制,因此至9月底,该地区出口企业电子监管安装率仅有54%。
余姚局党组紧急召开会议,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对面临困难作了逐一分析,研商解决办法:一要加强与九城公司协调沟通,获得其配合支持;二要从未安装企业入手,做好传真通知、电话预约,现场安装到服务咨询一系列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具体工作开始了——
首先是一对一的细致宣传解释,克服企业的认识障碍。电子监管是一项“检企”双赢的工作,在安装工作中余姚局始终坚持自愿原则,通过耐心宣传解释,让企业真正了解电子监管是为他们出口提速、减负、增效服务的,以获得企业自愿配合。如宁波云环电子集团下属30余家分公司,出口电线电缆一直是通过总公司集中报检。但总公司只有一台电脑安装了软件,局领导身先士卒,深入各分公司上门联系沟通,使该集团30余家分公司分别安装上电子监管系统,以ES系统独立报检。
其次对企业在安装和操作软件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一一帮助解决。秉承着“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宁波国检精神,在推进电子监管软件安装工作中,余姚局始终把企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力求为企业提供更周到全面的服务。为了让企业人员尽快熟练软件操作程序,该局免费提供软件,从安装到使用,对操作人员进行全程包教包会。他们还专程派员学习企业客户端操作,编制了操作步骤和常见问题指南发放给企业,开设了咨询热线,协调好运营商和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将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反馈给软件公司,通过同步操作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的疑点和难题。面对检验检疫人员的热诚服务,学多企业人员都感动地说:你们把工作做得太细了。
10月下旬,安装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一天下午四点多,余姚诚盛电器有限公司的报检员急匆匆打来电话,说有一批出口意大利的电器开关还没有报出,发货时间已经不能再推后了。两天前诚盛公司已经免费安装了九城软件,可报检人员由于操作不熟练,还是没掌握好方法。怎么办?该局徐云华局长知道情况后,当机立断:让报检员把主机搬到局里来,我们帮他申报!此时,离下班还有不到十分钟,工作人员们有条不紊地忙开了,临时为他搭起一条网线,专门配备一台显示器,由工作人员帮其操作申报。综合科、检验科的同志也推迟下班,为他受理这批报检业务。最后当报检员拿着单证满怀感动地离开时,外面早已是华灯初上了。
电子监管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进出口企业和产品的复杂性决定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余姚检验检疫人迎难而上,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两个结合”的方式。一是电子监管与机电产品新模式的结合。针对辖内出口商品中80%是机电产品,而生产企业大都是小企业的现实,他们推进机电产品检验新模式,根据产品风险程度、企业基础管理把出口企业纳入了型式试验模式、过程检验模式和合格保证模式,试行“集中审单、重点抽单、随机派单”模式,初步实现了监管工作从源头开始向生产过程延伸,把握了产品风险的关键点和敏感点,使监管工作有的放矢,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监控拦截批;二是电子监管与视频监控的结合。在实施ES监管中探索“数据监控为主,视频监控为辅,两者有机结合和相互印证”的监管模式。把视频监控作为数据监控的辅助手段与有效补充,缓解了检力不足的困难,也使监管进一步到位。同时,该局还鼓励已实施电子监管的企业不断提高诚信水平,完善内部管理,通过电子监管的手段促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