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3日上午,青岛市政府口岸办公室与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在阿拉山口签署了《口岸跨区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口岸为谋求在口岸综合管理、“大通关”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国际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旨在共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口岸办主任卢新民和阿拉山口口岸党委书记尤占军分别代表两地口岸签署了协仪。签字仪式由口岸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赵德强主持。
随着全球化、区域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口岸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青岛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是世界级、国际化的枢纽港,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典范,口岸“大通关”建设走在了全国口岸的前列。而阿拉山口位于西北边陲,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端的桥头堡,是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额和货运量最大的口岸,正在通过不断加强“大通关”建设,努力打造 “大口岸、大通关、大物流、大发展”的“黄金口岸”。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署, 对双方来说都是具有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标志着青岛和阿拉山口两地口岸战略合作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双方表示, 将在此框架协议下,在以往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探索加强区域通关合作有关工作,更加紧密地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海港和陆路口岸的集装箱联运优势,促进双方口岸的发展和“大通关”建设,使亚欧大陆桥进一步通畅,进而拉动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赢。
参加会议的阿拉山口口岸领导有海关马拉提副关长、检验检疫局李献文副局长、边检站方良副站长、铁路车站马鸿俊站长;青岛市口岸代表团领导有口岸办王裕中副主任、口岸办纪检组马鲁青组长、青岛黄岛海关曹庆五副关长、青岛港集团集装箱公司经理杨大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