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规范检验检疫把关模式 促进上海口岸农产品贸易
      
        为促进上海航运中心及航空枢纽港的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资源性动植物原材料的进口,上海检验检疫局一直以来不懈探索适应上海口岸特点的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不断理顺、调整和完善相关业务检验检疫监管方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缩短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严密把关为前提,服务外贸为基点”的工作模式,顺应了大贸易、大物流和大通关的需求。为促进上海口岸农副产品贸易的发展,上海检验检疫局推出几项措施,进一步推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转变,规范业务工作程序。
        一、强化相关业务工作监督检查和调研,准确掌握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顺、规范业务操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和规范化等基础建设。
        二、进一步规范现场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有效防止重大动植物疫情的传入。
        三、规范检疫处理行为,减少工作随意性。
        四、开展风险研究,积极探索以动态检验检疫把关取代口岸批批查验的新型把关模式。
        五、继续深化进出境农产品的分类管理。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重点突出口岸检疫把关,并结合产地预检、注册认可、口岸抽查、建立信誉档案和必要的后续监管等方式,达到科学、高效的目的。对低风险的进境农产品实施注册管理和过程监控,以加快通关速度。
        六、积极研究国际采购中心等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加强涉及的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管理,促进上海物流中心及国际采购中心的建设。充分重视大的配货中心、物流中心等企业的业务的挖掘和开拓,对来自外地的木制品等一些低风险的货物给予相应的通关方便。
        七、加强多残留检测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促进上海农产品的出口。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对我农产品的出口影响日益明显。为有效应对,降低执法成本及贸易成本,应加紧开发多残留检测技术并积极投入使用,提高检验检疫的把关效能,促进贸易的发展。
        八、加大动植物检验检疫规章和技术培训力度,狠抓队伍建设,加快培养精通业务、熟悉WTO规则的高素质动植物检验检疫人才。加强信息交流和科研工作,在有害生物监测和控制、植物检疫措施的制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等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和调查分析的力度,提高上海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水平。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