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满洲里口岸水泥出口量增价扬相关问题值得关注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满洲里口岸出口水泥7486吨,价值41.5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3.3倍和4.7倍,平均出口价格为55.5美元/吨,上涨32.1%。其出口主要特点为:
一、主要出口目的国为俄罗斯和蒙古,其中俄罗斯为第一出口目的国。今年前8个月,向俄罗斯出口水泥5602吨,价值29.5万美元,增长3.6倍和5.4倍,占同期该商品出口量值的74.8%和71.1%;向蒙古出口水泥1884吨,价值12万美元,增长2.7倍和3.4倍,占同期该商品出口量值的25.2%和28.9%。
二、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为主要贸易方式,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贸易方式近年来首次出口。今年前8个月,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5531吨,价值29.1万美元,增长2.8倍和3.8倍,占同期该商品出口量值的73.9%和70.1%;以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贸易方式出口1168吨,价值8.7万美元,占同期该商品出口量值的15.6%和21%,为近年来首次出口。
三、私营企业占据出口主导地位。今年前8个月,私营企业出口4688吨,价值24.4万美元,增长3倍和4.3倍,占同期该商品出口量值的62.6%和58.8%。国有企业出口2798吨,价值17.1万美元,增长3.9倍和5.3倍,占同期该商品出口量值的37.4%和41.2%。
四、企业所在地相对集中,内蒙古企业占主要地位。今年前8个月,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黑龙江和山东等省(自治区),其中内蒙古企业出口5637吨,价值28.6万美元,增长3倍和4倍,占同期该商品出口量值的75.3%和68.9%,成为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地。
五、汽车运输取代铁路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今年前8个月,以汽车运输方式出口水泥4066吨,价值25.1万美元,增长5.8倍和7倍,占同期该商品出口量值的54.3%和60.5%,比重同比增加19.9个百分点和17.4个百分点。
水泥出口量增价扬的主要原因有:
一、我国水泥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2005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0.5亿吨,而水泥产能已达13亿吨,其中60%左右为立窑等落后产能。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水泥的投资热度有所减退,但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仅下降0.8%,而且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下,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31.3%,致使水泥工业延续2005年底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效益放大。经过2005年水泥经营的艰难时刻,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余热发电、工业废渣再利用等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使企业成本下降。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的上升和立窑的改造、淘汰促进了全行业节能和增效。今年上半年,水泥工业利润总额大幅增长,达到1.4倍。
三、我国水泥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有较大价格优势。随着电力、能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国内水泥生产厂家的成本上升,各种类别、型号水泥的价格均有小幅增长。即使如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水泥业的平均价格仍有较大价格优势。远低于欧美市场70-80美元/吨,日本市场100美元/吨,以及东南亚国家60美元/吨的国际市场价格。
四、俄罗斯水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俄罗斯民用基础设置和居住建设已呈现较快上升之势,对水泥的需求迅猛增长,增速达10%以上,而其国内水泥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其水泥生产厂中约有一半以上都是已经运转了50年左右的技术落后设备,2005年所生产的4750万吨水泥中有87.3%是湿法窑生产,单位能耗较大,急需改进设备和生产工艺。
水泥出口呈快速上升之势,继2005年水泥出口创历史纪录以来,2006年以来,水泥出口额屡创新高。但相关问题不容忽视。
一、国内水泥行业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房地产、基建等水泥大用户市场需求明显降低,而我国水泥的生产持续增加,干法水泥比重较低。随着电力、能源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国内水泥生产厂家的成本将大幅提高,造成水泥行业利润空间变窄,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二、行业集中度亟待提高,外资蚕食压力增大。水泥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但我国水泥行业中小企业众多,集中度较低。2005年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也只相当于世界水泥工业第一位的法国拉法基集团一家的产能。而目前,世界前50家水泥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60%,并逐渐加大对国内水泥企业的渗透力度,增大我国企业被外资蚕食的压力。
三、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我国水泥工业主要以燃煤为主,兼有采掘、加工的特征,具有运量大、能耗高、污染重的特点。从国产水泥大量廉价出口的情况来看,如不及时加以政策引导和适度控制,盲目扩张产能、粗放式经营,势必造成能源、石灰岩等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严重破坏的局面。
建议,深入落实我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最近国务院8部委《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发改运行[2006]609号)精神;实施《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降低能耗,提高建筑市场应用水泥的准入标准,合理布局,防止盲目投资;确立品牌战略目标,推动了我国水泥市场正由原来的单一国内市场向外销国际市场多元化发展,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扩大赢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