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口县商务局报,2006年1―6月,河口口岸对外贸易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市场引导,企业努力,克服了国内外市场起伏多变、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3。21亿元,同比增长15。27%,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
(一)对外贸易再创新高,增速呈前低后高态势
一季度,受国际锡产品市场价格低迷影响,河口口岸对外贸易增势缓慢,1月、3月出现了负增长。二季度以来,随着国际有色金属价格逐步回升,河口口岸锡锭、铅锭、钢坯等主导商品出口快速增加,口岸贸易呈现较好增长。1-6月,实现进出口总值23.21亿元,同比增长15.2%,月均实现贸易额3.87亿元,再次创下历年同期新高,完成县委、政府确定目标数38.6亿元的60%。
(二)公路运量上升迅速,拉动货运总量快速增长
1―6月,河口口岸实现公路运量55.77万吨,同比增长69%。公路运量的快速增长,拉动口岸货运总量增幅达26.22%,主要是去年底越南取消铁矿石出口“禁令”,使河口口岸以公路运输为主的铁矿石进口得于大幅上升。据统计,1―6月河口口岸进口铁矿石达2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0.6万吨、增长了231.5%,占口岸公路运量的52.9%,占口岸货运总量的32.8%。
(三)出口增速较快,贸易顺差增大
2月份以来,河口口岸出口贸易以2位数的增幅迅猛上升,而进口由于受年初锡产品出口价格倒挂、企业减少对锡产品生产原料锡精矿、粗锡锭等高价值商品进口的影响,下滑比较明显。据统计,上半年河口口岸的锡精矿、粗锡锭等高价值商品进口仅3804吨、同比下降39.7%,价值20106.9万元、同比下降43.6%。两种商品减少贸易额近1.6亿元,导致1―6月河口口岸出超10.7亿元,进出口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 2扩大到1 3。
(四)五金矿产品和化工产品占主导,优势产品结构单一
1-6月,五金矿产品和化工产品的进出口额为19.3亿元,两类产品的贸易额占了口岸进出口总值的83.8%,优势产品结构单一,仅进口的粗锡锭、锡精矿、橡胶、橡皮筋和出口的锡锭、磷酸二铵、铅锭、钢坯等8种商品就占了口岸贸易总额的58.5%,且这部分商品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使河口口岸的贸易风险不断加剧。
(五)多种贸易方式共同发展
1--6月,河口口岸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加工贸易、易货贸易、边境经济技术合作、边民互市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共同发展,其中一般贸易比去年同期增长10.84%,边境小额贸易增长34.28%,边境经济技术合作项目4项,投资总额为781万美元。
(六)外贸经营队伍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
截止2006年6月30日,河口口岸共注册登记外(边)企业136户,其中:国有6户、集体4户、有限责任公司126户,具有边贸、大贸“双权”经营的公司94户。
(七)境外市场进一步拓展
今年上半年各外(边)贸企业在继续巩固主要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河口口岸到越南海防港运距短、运量大、时间省、成本低、服务优五大优势,加大对国外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贸易伙伴除越南外(越南一直是河口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贸易额占整个口岸的51%),还拓展到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洲所占市场比重分别为90.3%、7.4%、1.7%、0.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