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业内人士因而建议,目前辽沈地区的外贸出口格局应进行合理调整。
上半年外贸总值全国第九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辽沈地区进出口贸易总值达213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贸易总值为123亿美元,增长10.1%,进口总值为90亿美元,增长5.2%。辽沈地区进出口贸易总值列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天津和福建之后,位居全国第9位。
据介绍,去年同期辽宁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增长水平远远高出全国总体水平,且均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速度。但今年上半年,辽宁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增长水平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进出口增速放缓。
出口主力机电商品增幅减缓
据介绍,机电类商品是辽沈地区出口价值最大的商品。上半年,出口值达43亿美元,增长15.2%,尽管占辽沈地区出口总值的35%,但仅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1.8%。
海关人士分析,辽沈外贸出口结构存有隐忧,主要问题是机电产品的附加值低,出口品类不丰富。一旦某一类大宗商品出口受阻,直接影响外贸出口整体形势。
上半年,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机电产品出口增幅下降7个百分点,这成为影响辽沈地区出口局势的主要因素。
传统资源性商品出口增幅下降
资源性商品在辽沈地区的对外贸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2005年国家一系列 宏观调控政策旨在控制传统资源性商品的出口,辽宁外贸出口格局势必受到影响。
以钢铁原料、半成品及钢材出口为例,上半年,辽宁出口钢铁原料及半成品贸易额4.33亿美元,下降54.4%;钢材出口12.32亿美元,增长8.2%,但增幅下降了261.4%。
外贸规模小存量不足
“外贸规模较小,存量不足。这是影响辽沈地区对外贸易形势的主要因素。”海关人士分析认为。
据了解,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辽沈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速度相对迟缓。具体体现在:一是外贸经济总量偏小;二是外贸经济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三是加工贸易规模小、发展缓慢,没有形成产业链。
海港、空港辐射作用应加强
“上半年大连关区进出口货运量3551万吨,下降8.4%;沈阳关区进出口货运量179万吨,下降43.2%。相比之下,口岸资源优越的辽沈地区,海港、空港的辐射作用不太显著,延伸功能也尚未完全有效利用。”业内人士认为。
对此,专家建议加快辽宁海港、空港的整合和建设,增开航线、拓展功能、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的货源。尽快使辽沈地区实现“海铁联运”、“海海联运”、“内陆干港”的出口格局,以推进口岸与腹地城市间的物流网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