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青岛口岸前湾港区全面推行国际集装箱航行船舶在港零待时
      

    2004年,国际集装箱航行船舶在港零待时在青岛口岸前湾港区进行试点,如今已取得了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深入实施大通关,青岛市政府口岸办作出决定,自2006年8月起,在青岛口岸前湾港区对国际集装箱航行船舶全面推行在港零待时。

    “零待时”是指国际集装箱航行船舶出入境,在向口岸检查检验单位申报、递交规定的单证(由船方代理递交亦可)后批准进出口岸的前提下,进入口岸抵达码头泊位时即可靠泊卸船作业;装船作业结束后即可离港出境,在港非生产性作业时间为“零”。 “零待时”将国际集装箱航行船舶的进出港联检,由原来的串联式改为并联方式,并在检验关口上分别前置和后移。换言之,就是把原来的装卸作业前后进行的联检,改为联检工作与装卸作业同步,这样,船舶在港等待联检的非生产性时间变为“零”,形成了真正意义上便捷顺畅的大通关。

    “零待时”的实施,主要是将通关过程中原本分散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起来,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联动,有效提升口岸核心竞争力。其次,它是口岸联检制度的流程再造,是提升口岸效率的重要手段。第三,它是将风险管理引入口岸联检工作的一种形式,是对口岸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行“零待时”后,虽然联检部门简化了手续,但增加了工作风险,相关方面如各查验单位、船公司、代理、装卸、货主等也相应地增加了管理责任。一方面,增强了查验单位把关与服务并举的意识,强化了与企业的沟通,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自我管理、诚信守法和自律能力,寓经营于管理之中。

    作为新形势下口岸大通关工作的重要举措,“零待时”的全面推开,将进一步优化青岛口岸环境,较大程度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增强青岛口岸的吸纳和辐射功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