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省口岸外贸进出口运输及旅客入出境数量总体态势良好,集中反映在保持较快的外贸运输和国际集装箱运输增长速度,航空口岸国际航线、航班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尤其是自2002年实施口岸“大通关”以来,口岸外贸运输生产良性循环格局进一步巩固,口岸接卸及铁路疏运都较往年顺畅,口岸环境日益宽松。上半年,全省港口吞吐量累计达21780.65万吨,同比增长26.65%。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累计完成14771.58万吨,同比增长27.78%。其中进口完成11038.37万吨,同比增长33.15%;出口完成3733.21万吨,增长14.18%。国际集装箱累计完成436.23万个标准箱,同比增长27.93%。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烟台港口岸,上半年国际集装箱运输量达到48.46万个标箱,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倍;石岛港,累计完成5.89万个标箱,同比增长2.21倍。
进口方面增长较多的是非金属矿,完成397.93万吨,增长365.69%;成品油,113.97万吨,增长313.83%;铁矿石,6361.79万吨,增长38.62%。
从出口的主要货种看,增长较多的主要是食盐和水泥,食盐出口4.8万吨,水泥出口654.91万吨,分别增长7倍和1.12倍。
口岸各项业务指标持续保持稳定增长,这在全国各港口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实属不易,充分表明山东口岸尤其是青岛港口岸优势的巨大潜力。在全省口岸外贸运输量中青岛所占比重最大。上半年仅青岛口岸就完成外贸进出口运输8465.43万吨,同比增长16.28%,占全省口岸的57.3%;完成国际集装箱362.02万个标准箱,同比增长19.43%,占全省口岸82.99%。
根据预测,下半年口岸外贸运输量将会继续稳步增长。随着我省各口岸大通关的进一步深化,口岸软硬条件的逐步改善,通关环境进一步优化,进出口货运量仍可望超过历史最高值,达到持续增长的预期目标。
上半年,经山东海、空港口岸入出境旅客人数累计达到110.97万人次,同比增长12.48%。全省4个航空口岸入出境旅客量除烟台略有下降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青岛空港55.54万人次,增长4.93%;威海空港5.86万人次,增长143.23%;济南空港5.87万人次,增长33.83%。烟台空港9.78万人次,减少2.63%。旅客量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国际航线的增多和航班密度的加大,以及威海航空口岸对韩的黄金国际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