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泉州石湖直达日本航线开通 每周一个船次
      
    昨日9时30分,随着三声汽笛声响,泉州港石湖作业区直达日本航线开通,石湖作业区从此有了自己的国际集装箱直达航线。

  市委巡视员余茂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狮市委书记黄源水,副市长王亚君参加了开通仪式。

  泉州拥有427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具有发展港口经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中石湖作业区靠近主航道,水位深,受潮水限制较小。据介绍,日本对泉州地区的建材、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大,而泉州地区纺织服装行业对日本的机器设备和高品质的纺织材料有较大的需求空间。

  据悉,此次开通的石湖至日本直达航线共投入3艘班轮,每周一个船次,周四从石湖作业区开航,下周一就能到达日本,挂靠日本东京、横滨、名古屋等港口。本次首航的班轮为“海丰联瑞”轮,全长139.95米,载重9990吨,可装载集装箱766标箱。

  据了解,近几年来,泉州港石湖作业区开辟了多条内贸集装箱精品航线,并开展了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及货物保税业务,港口货物吞吐量连年持续快速增长。与泉州港务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泉州石湖直达日本航线的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季斌认为,这条航线不仅满足了泉州地区客户的需求,也将带动泉州港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后期操作成功,新海丰集运还会考虑在泉州再开新的航线。

    相关新闻:

    开通泉州石湖至日本新航线

泉州大港建设迈出新步伐

  “石湖与日本货运直航的开通,是泉州大港建设的一个新起点。”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副市长王亚君这样评价该航线开通的意义。泉州港务管理局有关人士称,目前泉州港内贸运输发展迅速,而国际集装箱运输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借石湖至日本航线的开通,进一步推动我市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对我市建设亿吨大港和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显得至关重要。

  现状:内贸运输一枝独秀外贸运输气色不佳

  泉州拥有427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辖区内有湄洲湾南岸、泉州港、深沪湾、围头湾4个天然港湾,具有发展港口经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00年,泉州港货物吞吐量高达1712万吨,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16位,集装箱运输高达15.89万标箱,列居全国沿海港口第12位。凭借突出的业绩,泉州港成为全国五大内贸集装箱港口之一。目前,泉州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同日益成熟的内贸运输相比,我市的外贸运输起步较晚,发展存在着较多的困难。”泉州港务管理局港政管理科科长李庆社说,泉州港外贸集装箱航线、航班与厦门港的差距不小。由于泉州港航线少,出口货物需经香港中转,在途中运输时间长,成本较高。而厦门港拥有独立关区、税收等政策优势,相关服务到位,已形成良性循环,市场竞争力强。

  “可以说,泉州港国际集装箱运输还处于婴儿期。”李庆社说,目前,泉州港内贸运输已有多条航线通往全国各大港口,而国际集装箱运输则只有到韩国、日本、香港的三条近洋航线,我市不少企业绝大部分的原材料进口及产品出口都在厦门、深圳、上海等口岸完成。

  展望:发挥货源优势拓展外贸运输

  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活跃地带,发展外贸运输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今年年初,泉州港石湖作业区经厦门海关批复和国家交通部备案,获得了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及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承运转关运输货物试点业务。自3月份开展此项业务以来,石湖作业区的内外贸同船运输量已从原来的每航次七八箱上升到目前每航次三四十箱。“这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市企业对开通外贸运输航线的迫切需求。”李庆社说。

  李庆社说,货源充足是我市开通外贸运输航线的有力优势。我市已成为福建省外贸货物进出口基地,服装、鞋帽、建材、瓷器和树脂产品每年都远销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地。“如果泉州货能从泉州港出,对我市的企业将非常有利”。

  集装箱运输正朝着深水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而石湖作业区正好拥有良好的天然条件。此次开通石湖至日本的直达航线,是泉州港外贸运输的一个突破。“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市场调度、中介机构、年检服务等软环境工作,让我市的外贸运输有新的发展。”李庆社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