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5月,岚山检验检疫局在进境的174批次的动植物及产品、食品的检疫中,共检出81批动植物及产品、食品携带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疫情,检出率为46.55%,居全省系统第一位,检出批次比去年同期增加48.15%;共检疫入境船舶336艘次,自257艘入境船舶中检出一般性害虫和病媒昆虫,检出率为76.49%,居全省系统第一位,检出艘次比去年同期增加72.37%。有效地遏制了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传入,为保护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领导,组织到位。将疫病疫情检出率视为检验检疫质量的生命线,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一把手”亲自抓,每次党组会、科室负责人会议和业务例会上都进行调度,每月进行情况通报,不断加强口岸第一线检疫力量,进一步强化疫病疫情监测控制职能,切实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定位、执法有效,形成了全局上下坚决防止和杜绝外来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良好氛围。
二是明确检验检疫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岚山口岸以进口大豆、木材、木薯干等货物为主的特点,依据检验检疫技术执法的要求,调整检验检疫工作重点,采取加强现场查验、优化采样比例等多种有效措施,做到了对各种有害生物入侵检得准,检得出,堵得住。
三是加快实验室建设,强化技术执法力度。坚持把实验室建设作为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强化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更新设备,扩大检验项目,新开拓了色谱法检测C4、二聚化合物、矿砂、化肥、工业盐等新检测项目20余个,并注意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的储备、更新和提高,促使实验室检测功能不断完善,技术人员水平不断提升,检测速度和准确性得到较大提高。
四是完善预警机制,加大船舶查验力度。针对近来国内外发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疫病的情况,建立健全了疫情快速预警机制,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加大对来自或途经疫区国际航行船舶及其人员的查验力度,尤其严格落实动物产品申报制度,对来自疫区的禽肉及其制品进行封存,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疫情报告制度,做到堵得科学、堵得合法、堵得严格、堵得有效。
五是优化人力资源,着重充实技术力量。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对人员岗位进行了优化调整,充实了动检科、植检科、技术中心等部门,并重点保证疫病疫情监测岗位的工作需要。
六是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工作积极性。在提高人员责任意识的同时,把检出率的高低与考核、评比挂钩,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因意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而造成不检、漏检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从而进一步调动了检验检疫人员在日常检疫查验工作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