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进口格局变化  高效通关加速企业资金周转
      

2006年是国内进口汽车市场的调整转型之年,随着进口汽车“落地完税”政策的实施,上海口岸汽车进口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有“进口汽车蓄水池”之称的外高桥保税区,将不再存放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进口汽车,大量汽车只能通过港区进口。2005年9月14日,海关总署、发改委和商务部就正式实施进口汽车“落地完税”制度发布联合公告,规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汽车应直接在口岸办理进口报关和纳税手续,保税区不得再存放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进口汽车。保税区海关将不再为此类汽车办理进口报关、纳税等手续。这就是被业界称为“落地完税”的政策。落地完税政策把办理汽车进口通关手续的工作从保税区转移到了口岸。以目前上海最繁忙的汽车进口口岸――外高桥港区为例,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共有81家企业在外高桥港区海关申报进口汽车,占上海口岸申报汽车进口企业总量的68%;1至4月的短短四个月里,在外港海关申报进口汽车的企业数,比去年全年还多出37.3%。今年1至4月,外港海关共为8221辆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各类汽车办理了海关手续,同比增长1.31倍,占同期整个上海口岸一般贸易汽车进口量的65.2%;进口汽车总值同比增长了两倍多,占上海口岸的60%。

其次,汽车进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有所增加,对通关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落地完税”政策实施前,存放于保税区的汽车可以享受保税等优惠政策;政策实施后,从前全国各汽车口岸通行的“先卖车再报税,卖几辆车,报关几辆车”的做法被完全禁止。也就是说,到岸的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进口汽车,落地后马上就要缴纳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在内的,65%左右的综合税款。汽车进口企业要保证资金流的顺畅,就必须提高物流速度,而通关效率的提高,正是加快物流速度的关键环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