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满洲里海关获悉,2006年1―4月份,满洲里关区民营企业出口总额5848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简称同比)增长92.6%,增速远高于同期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增长水平。具体特点如下:
民营企业出口在满洲里关区出口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前4个月,满洲里关区民营企业出口占同期关区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同期的29.2%上升为40.9%,增加了11.7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方式和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为主要出口方式。2006年前4个月,满洲里关区民营企业一般贸易出口3164万美元,增长73%,占同期民营企业出口总值(下同)的54.1%。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2658万美元,增长1.2倍,占45.5%。
私营企业是出口主体,个体工商户出口成为新的增长点。2006年前4个月,满洲里关区私营企业出口值为5841万美元,增长92.3%,占同期关区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99.9%。个体工商户出口7万美元,去年同期为0出口,显示出一定的增长潜力。
俄罗斯是最主要出口市场,对乌克兰出口成为增长亮点。2006年前4个月,满洲里关区民营企业对俄罗斯出口5340万美元,增长81.6%,占同期关区民营企业出口总额的91.3%。此外,对乌克兰出口399万美元,增长5.6倍,显示出强大的增长潜力。
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是重要的出口省份。2006年前4个月,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企业出口1710万美元,增长1.1倍,占民营企业出口总额的29.2%;辽宁省民营企业出口1389万美元,增长3.5倍,占23.8%;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1243万美元,增长1.7倍,占21.3%。上述三省出口值占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74.3%。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前4个月,满洲里关区民营企业传统商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果菜出口2326万美元,增长1.1倍。钢材出口成为新的增长点,价值113万美元,增长16.7倍。玩具出口激增,价值160万美元,增长78.8倍,与此同时,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2006年前4个月出口机电产品435万美元,增长1.7倍,占全部出口比重的7.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个百分点。
近年来,各项有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私营企业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不断提高,在对外贸易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以私营企业及个体商户为主体的民营企业不断壮大,民营企业的管理问题不断凸显。因此建议:一、不断规范经营秩序,引导民营企业合理、健康发展;二、避免低价竞争,规避贸易壁垒;三、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民营企业诚信监管力度。四、努力提高企业素质,加强企业自律,帮助企业规范、健康的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