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泉州口岸截获“杀手生物”
      
    昨日,记者从泉州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局近日在泉州口岸截获进境植物检疫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小麦印度腥黑穗病。据悉,截获该病在福建检验检疫系统尚属首次。

  1月30日,泉州检验检疫局肖厝港办事处对来自印度加尔瓦尔港运载铁矿砂的马尔他籍散装船“丹尼尔”号进行进境动植物检疫时,在该船食品舱中发现一袋印度产面粉。由于印度正是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发生地,引起了检疫人员的高度重视,当即抽取1千克面粉送到福建检验检疫局进行检疫。经实验室初步鉴定,面粉中含有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近日,经深圳检验检疫局进一步复核,确认该批面粉中确实带有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冬孢子。

  据悉,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已由一种在原发地危害轻微的地方病害,发展成为危及小麦生产、影响国际贸易的世界性检疫病害,迄今至少有40多个国家将此病列为检疫性病害,在我国尚未分布。受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感染,小麦将会导致减产,有时减产达20%。由于三甲基胺的存在,小麦病粒具有强烈的鱼腥味,当小麦受害率达3%以上时,将严重降低小麦的品质,影响面粉的食用价值。该病害对不同地理气候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1996年该病传到美国后,当时高达50亿美元的美国小麦贸易就受到严重影响,当年有30多个国家拒绝了对美国小麦的进口。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可通过种传、土传和气传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而且该病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一旦传入将难以根除。泉州检验检疫局表示,该局将一步加强对进口小麦和进境船舶携带面粉的检疫,防止小麦印度腥黑穗病传入泉州口岸,确保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