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天津搭建区域合作大舞台
      
    当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也被纳入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天津定位成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作为环渤海中心城市的天津正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而4月18日,2006中国・天津全国商品交易会暨投资洽谈会就即将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召开,此次津洽会也更加引人关注。

  4月8日,在天津市政府召开'2006“津洽会、环渤会、港口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2006津洽会将于4月18日至22日召开。与往届不同,会议期间,环渤会和港口会将以会中会的形式同台亮相,共同围绕“扩大区域合作、促进联合发展”的主题,畅谈区域合作与发展。目前,会议的招商招展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各项筹备工作也顺利推进,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积极筹备展会涌动区域合作热潮

  作为三大会议活动的主旨内容,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议题将在展会期间不停涌现。环渤海32个城市的市长将聚首天津,国内沿海、“三江”(长江、珠江、黑龙江)水系大中型港口城市的市长也将莅临津门共商联合与发展。

  作为区域合作的重头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形成新的高潮,并成为海内外的关注焦点和投资热点。据介绍,展会上推出的招商引资项目中,涉及滨海新区的就占据半壁江山,在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物流、科技等领域集中推出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滨海新区也将同时以216个展位的庞大阵容,全面介绍滨海新区未来的发展规划,及其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为与会者提供一个走进天津、了解天津滨海新区、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中实现共赢的机会。

  同时,展会也更加侧重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产品占所有参展商品的比例将高达40%以上。本届津洽会,名牌、精品的参会比例大幅提升,其中囊括了中国名牌、全国驰名商标产品和天津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产品、老字号产品。在3000个参展商品中,将有近百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研发项目和产品进场交易。同时,天津重点扶持的一批科研孵化及专利项目也将在展会上亮相,为津洽会增添自主创新的色彩。

  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在围绕区域发展的投资洽谈展位的预定更是一增再增。津洽会的招商招展也首次出现了提前1个月展位全部预订一空的局面。参展的国内外著名企业和大项目明显增加。初步统计,参会的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将分别达到60家和240家。截至目前,已邀请到美、德、英、法、意、日、韩、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近70家企业、机构参展。其中,欧盟商会不仅将组织众多大牌企业参展,而且明确表达了希望今后每年参加津洽会的意愿。同时,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福建、广西、海南、云南、陕西、甘肃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沈阳、大连、青岛、厦门等47个省会、计划单列城市和地级市将分别组团参展。其中许多参会省市也将在展会上集中推出一批合资合作项目,希望借助津洽会进行招商项目的推荐。而人才智力交流板块将充分体现区域特色。本届展会上九成的展会将进行特装,并更多地运用声光电及多媒体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形象展示区域合作商机。

  紧抓机遇天津发展机遇世界共享

  作为东道主,天津精心策划,将推出招商引资及合作项目500多个,主要涉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海河综合开发、六大支柱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领域。天津展团也阵容强大,在工业展区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化工、冶金、生物制药、新能源和环保、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九大行业进行主题展示;并推出一批精选的高科技创新成果、重要产业化项目、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重点扶持的科研孵化项目。

  “现在的天津有责任、有义务进一步发挥环渤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增强区域服务功能,在促进环渤海区域合作与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周绍熹在发布会上要求天津“打好服务牌”,充分发挥自有区位、口岸、交通和人才优势,为环渤海区域和北方地区提供国际航运、口岸通关、国际贸易、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金融、休闲旅游等服务。主动推进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的合作,加强环渤海湾港口间的联合与协作,充分发挥天津港作为我国华北、西北地区进出口重要通道作用,为腹地提供便捷通关服务;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和邻近内陆国家的经济联系,引领中国北方地区扩大对外开放。

  周绍熹强调,作为国内外特别是环渤海地区城市和港口间扩大开放与交流的盛会,“津洽会”、“环渤会”、“港口会”将为城市之间、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

  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津洽会将更多的发挥展示、交流的平台作用,尽显区域合作的商机,而通过津洽会品牌的打造,也将不断扩大展会的积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步发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