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北京边检总站启用新一代边防检查信息系统
      

为实施公安部“金盾工程”建设计划,全面提高空港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服务质量和口岸管控能力,推动北京空港电子口岸建设工程,满足首都对外开放口岸日益增长的出入境旅客流量,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大通关”需要。同时,积极应对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给首都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按照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于3月23日启用了新一代出入境边防检查信息系统。新系统的启用,将为实现公安出入境信息全国共享奠定基础,极大地方便出入境旅客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兼容性和严密性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提高旅客验放速度,为建立“统一认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的大通关环境奠定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周部长指出,边检工作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首都对外开放口岸的边检工作,位置特殊、责任重大,是全国出入境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窗口之一。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作为国家设立在首都对外开放口岸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依法担负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铁路西客站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目前,北京边检总站共设有入出境及过境边防检查旅客通道111条。2005年,北京总站共验放出入境人员达10,794,115人次,查获各类非法出入境人员944人次;完成158架次各国首脑和重要外宾的专机检查任务,在首都机场旅客服务促进委员会组织的国际航协最佳满意度测评中被誉为“拉动首都机场整体服务质量提高的龙头单位”,为促进首都空港文明建设,维护首都社会稳定,促进首都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5年,入出首都国际机场口岸的中外旅客流量历史性地突破千万大关,比04年增长16%,预计今后几年仍将以这一速度快速增长。在奥运会举办的当月,出入北京口岸的人员预计将达到500余万人次,边防检查任务十分繁重。

面对这一挑战,北京边检总站在加大民警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口岸管控能力的同时,坚持加大科技投入,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出入境边防检查信息系统作为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使用的核心软件,直接关系着口岸通行质量和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的正常出入境秩序。在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此前运行的第三代出入境边防检查信息系统自推广使用至今已正常运行达10年之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日益增加,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流量剧增,原操作系统信息处理速度慢、容量低、兼容性差等缺憾已难以继续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新一代出入境边防检查信息系统在保持与优化前几代信息系统主体功能的基础上,以“统一标准、规范业务,资料整合、信息共享,分工协作、集中管理”为原则,突破了制约业务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加快验放速度,提高控制能力,强化内部管理”的目标,并为今后全国统一出入境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拓展空间。

新系统在软硬件等方面的性能都有较大幅度提升,而传输数据的网络环境也扩容为千兆光纤网,信息传输速度和容量都会有大幅提升,针对目前旅客姓名中生僻字较多的问题,新系统也进行了技术升级。

新系统投入使用后,全国各边防检查口岸的信息数据将实现共享,公安部将可以对各口岸的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在第一时间掌握各口岸出入境动态,并对不同数据按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提高了口岸管控能力。

新一代出入境边防检查信息系统的启用,将有力地推动北京边检的服务和执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今后旅客和交通运输工具在北京口岸出入境时,将会享受到边检部门更文明规范的执法,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更快捷的通关服务。

作为北京建设电子口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边检总站还将在启用新系统的基础上,依托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互联互通,整合相关资源,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降低执法成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