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养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其实在洋山港一期工程完工时,洋山港二期项目就已经开始堆场、围海造地了。随着洋山港二期、三期工程建设的推进,以后每年都将新增200万标准箱的装卸能力,到2010年,最终形成10公里的港口岸线,1500万标准箱的处理能力。
不同于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是由几家投资者共同经营的。2005年底,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和记黄埔集团、马士基集团、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等5家中外巨头共同投资的合资经营公司已经成立,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亿元。
关于洋山港三期项目,张载养称投资方式将类似于二期项目,但整个项目还没有开始,投资方等还没有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