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委书记郝会龙:围绕区位优势 推动双边合作
立足本地优势,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简称“布市”)地处中俄东段边界黑龙江两岸,是中俄边境线上距离最近、规模最大的对应城市,分别为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强,开展经贸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加强两市经贸合作,有利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实现中俄毗邻地区的共同繁荣。为进一步促进两市的经贸合作,黑河市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建设“一条通道”。以黑河和布市口岸为枢纽,以黑龙江大桥和双方交通体系为依托,扩展一条中俄国际经贸旅游大通道,使之成为中俄两国乃至东北亚地区通关便捷、服务完善、设施完备、信息通畅、条件优越的国际大动脉。同时,加大旅游城市建设力度,重点打造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两大旅游板块,增强对国内、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游客的吸引力。
完善“两个园区”。一是完善边民互市贸易区。立足完善功能、提高档次、辐射两国、服务东北亚的目标,建设和完善中俄边境线上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边民互市贸易区。二是完善黑龙江大桥桥头区。建设和完善以进出口加工和现代物流业为主,具有国际旅游、商贸金融、高科技产业和仓储运输等功能的黑龙江大桥桥头区,使之成为集跨国加工、跨国旅游、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为一体的中俄贸易合作示范区。
实现“三个互动”。一是实现政府间互动。政府应发挥协调、引导、推进和服务等作用,建立两市经贸合作的组织协调机构和稳定合作机制,就有关问题开展经常性的对话和磋商。积极推动对等辟建边民互市贸易区,协商设立加工区和贸易区,实现两市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加强两市的统一规划、协调建设、共同招商和人才交流,服务于两市经贸合作。二是实现企业间互动。双方企业应在不断巩固贸易合作的同时,积极向生产领域扩展,不断密切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各类交流、交易活动,为国内外企业参与中俄经贸合作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牵线搭桥。三是实现民间互动。民间各类商会、协会组织应充分发挥“润滑”和调节作用,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创立解决经贸合作问题的体制机制,直接为双方企业服务。政府应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扶持民间合作组织的发展。继续扩大在旅游、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民间合作,为加强两市的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打造“四个平台”。一是打造贸易物流平台。建设中俄国际贸易的公关中心、结算中心、交易中心和流通中心,使黑河成为中俄人才、信息、资金的集散中心和中俄商业企业总部基地;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物流配送为支撑,建设东北亚区域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二是打造产业发育平台。加快引进国际大企业和大集团的步伐,发展协作生产及配套生产。三是打造科技合作平台。建立科技合作服务中心,为科技合作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创办科技合作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进行科技生产、科学研究和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农林科技合作、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四是打造环境服务平台。在世贸组织原则框架下改进服务体系,积极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服务、政策、法制和信用环境;建立国际经贸投资信息体系、国际信用担保体系和国际融资体系,推动双方政策、法律、体制和机制的同步改善,完善符合国际标准的政策法律体系;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工作效率;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打破垄断经营和地方保护,搞好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安全的法制保障;努力培育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三大主体,强化信用制度、信用文化、信用监管三大支撑,形成政府言而有信、企业务实诚信、个人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