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富了农民。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农业产业协会89个,发展种、养、繁等各类示范基地面积1.4万多亩;高效特色作物达到作物播种面积的46%,形成以人参、北五味子为主,其它中药材、特色作物为辅的新型种植业结构。人参栽培面积保持340万平方米,并完成GAP认证,成为吉林省人参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北五味子发展到1.5万亩,并获得首家“中国北五味子之乡”称号;其它中药材发展到3775亩;建立了宝泉山镇新大等4个综合开发基地,封沟养蛙278公里;发展红松果林4万多亩,2005年完成“三北”防护林和林冠下造林各1万亩,参后还林地透光抚育6.5亩;黄牛养殖存栏2.1万头。去年,农业总产值实现3.82亿元,同比增长25%,农民收入大幅提升。
项目建设强了工业。5年完成生产型、技改型和新建项目等投资5.5亿元。自主开发新产品15种;天力泰药业、双星药业通过GMP改造,中韩济世进入试生产阶段;硅藻土深加工产品硅宝过滤器材投放市场,沥青改性剂进入生产阶段;鸿泰高档矿泉水大桶水已上市;绿色环保免烧机制砖项目投入生产。煤、地开石和铜等资源勘探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建电站4座,装机总容量达到5.1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5亿千瓦时;改造8个变电所,架设720公里输变电线路;修建界河堤防和内河堤防12公里,完成42个村屯自来水改造;横山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尼粒河水库、冷水鱼救护中心投入使用;全县16户规模以上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去年完成产值5.83亿元,比5年前增长48.2%,年均增长8.2%。
边贸旅游热了第三产业。先后有16户国内企业通过长白口岸与朝鲜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在该县登记注册的外省贸易企业已达12户。去年进出口贸易额实现1396万美元,比5年前增长55.3%。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去年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6.1%。民营经济成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去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6.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8%。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引进域外资金5.7亿元,新增注册企业13户,总数达到47户,进一步加快了长白资源型向经济型县份转变的步伐。
社会各项事业上了档次。长白县5年社会事业投资近2亿元。其中通信事业投资近亿元。投资2737万元,新建和改建校舍15所、3.6万平方米,新创办5所寄宿制学校;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8%,高考连续多年取得好成绩。投资872万元,新建了县医院综合楼、传染病区和县疾控中心,完成6所农村卫生院改扩建;建立健全以养老、基本医疗和城乡低保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广播电视事业累计投资960万元,完成县乡光缆改造,88%的村实际光缆联网,有线电视入网率达到86%;自办节目制作实现数字化。连续4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县”称号;获得“全国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的荣誉;分别获得“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