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固本培基 创新思维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近年来,张家港海关在税收征管工作上,联系实际,研究实招,讲求实效,狠抓业务基础工作,努力把税收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前11个月完成税收106亿元,现场补税7340万元,向查缉部门提供涉税案件、低价风险信息12起,其中走私罪案件1起。

    一、完善制度,培养机制,追求征管质量的长效化。

    1、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岗位职责。结合海关监管制度改革及业务流程调整,紧密联系本口岸实际,不断完善部门内部管理及业务现场岗位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管理机制,现场关员税收征管能力得到提高,众多在关区内有影响的业务尖子和操作能手不断涌现,稳定的业务管理模式很好地保证了税收征管上的长效性。今年,该关两个通关部门分别获得总署、关区的“海关监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加强业务档案台帐管理,促进税收征管质量提高。为了及时总结业务管理上的经验教训,累积价值信息,形成管理的长期化、规范化,张家港海关先后设置了保证金台帐、企业欠税台帐、价格磋商登记台帐、报关及商品归类差错登记、反倾销商品台帐等现场业务监管台帐。如该关过去在价格磋商登记中,既记录磋商成功案例进,又登记磋商未果事项,从正反两个方面指导工作实践。

    3、重视审价岗位人才培养,实施专家培训机制。长期来,始终将审价岗位作为税收轴心的重中之重,重视审价人员的培养,建立了专家型审价工作机制。将业务经验丰富的关员放在审价、归类等重要岗位,并注重新老交替的配备,确立长期培养战略。多年来在关员岗位交流及干部任用中,审价岗位始终保持了较强配备,也收到了较好效果。该关还针对征税工作建立起了专门的业务分析会议制度,成立了专门的征税业务协调小组,有效针对税收工作中疑点、难点问题落实解决方案。

    二、选准重点,抓住关键,追求税收质量的多元化管理。

    1、重视高风险商品和风险纳税户的价格管理。近年来张家港口岸征税价格水平持续稳定在关区、全国的较好水平上,与该关始终重视高风险商品的监管及审价工作有密切相关。该关建立了此类商品高频率的分析及跟踪监控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梳理风险重点,进行审价倾斜、作为价格核查重点,或向缉私、稽查部门提供高频率的风险信息,从而全方位地强化税收质量管理。

    2、把好现场接单和商品归类关。张家港海关强化各部门协调配合,狠抓归类工作,利用归类问题台帐登记、提高查验送检率、加强归类小组评议、实行业务集中分析等形式,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1-10月份,通过纠正归类补税共226万元,同比增长223%。

    3、加强保证金的征、划、转、退工作,建立对欠税企业的监控机制。该关对保证金设立了项目齐全的台帐,并实行超期红字统计及报表制度,及时进行跟踪催缴。对欠税企业推行“黑名单”制度,向通关现场各岗位通报情况,以加强重点监管。如今年该关通过催缴及风险布控,成功的追回了上海某贸易公司拖欠的税款354.5万元及滞纳金49.5万元。

    4、实行税收自查业务制度。张家港海关通关部门实行内部定期税收核查制度,对已放行的重点商品从协定税率、暂定税率、零关税等方面不断进行复查,以杜绝适用税率及归类上发生差错;另外,征税部门还特别重视对内销补税、稽查补税、减免税设备提前解除监管补税等纯补税性项目的审核,尤其注重在适用税率、汇率、缓税利息及违规滞纳金、减免税关税政策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复查,及时消除征税疏漏问题;保税区通关部门则定期组织税收“回头看”,今年先后通过自查,及时纠正了玻璃纤维纸、复合橡胶等产品税漏问题,补征税款40多万元。

    5、加大价格低瞒骗活动打击力度。该关制定了现场监管部门与查缉部门间联系配合办法,并针对形势的变化和口岸特点不断进行制度上的完善,还专门就打击价格低瞒骗行为确立了运作机制。今年,该关现场征管部门先后向本关查缉部门提供低价风险信息、价格瞒骗嫌疑线索11条,其中被立案查处1 起,抓获走私罪嫌疑人1个,在口岸产生了显著的威慑力。

    三、创新思维,激发活力,全面提升监管质量

    张家港海关在抓好税收工作基础上,不但从管理的规范、严密、长效上不懈努力,而且坚持推陈出新,创出符合本口岸特色、服务税收核心工作的管理机制来。

    1、及时建立本口岸重点税源商品的价格资料库。张家港口岸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进口商品种类繁多、重要税源商品又相对集中的内河口岸,以化工品、木材、大豆、植物油、钢材等几大类为代表,支撑起海关税收的半壁江山。为了减轻通关监管压力,指导现场审价工作,张家港海关完成了包括商品价格资料库在内的“四库建设”工程。在建设价格资料库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海关系统各类价格信息渠道外,该关还特别注重发挥口岸重点税源中诚信企业的信息交流作用,利用诚信的大企业打击少数不规范小企业的投机心理,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一些低瞒报价格企业的不法活动,也使张家港重点税源商品的价格在关区乃至全国起到一定的标杆作用。同时该关利用张家港保税区的液体化工品交易市场、江海粮油植物油交易市场信息渠道,定期编发液化商品价格信息、植物油价格信心,在海关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编制《商品归类指导电子汇编》,加强对报关归类质量的管理,变被动监管为主动引导。针对以往海关征税中报关员错误归类导致税收流失不断、现场监管压力巨大的问题,张家港海关根据本口岸主要进口商品特点,通过汇总主要商品门类、查阅权威性归类指导、收集大量图片资料等,组织各有关部门归类专家,专门编制了《商品归类指导电子汇编》,旨在规范和指导本口岸主要商品的归类,最大限度地减少归类差错率,提高报关者的申报服务水准。保税区现场监管部门成立了归类商品研究小组,有目的地解决监管工作中归类疑难问题,架设归类人才训练、培养、锻炼的平台。

    3、实施分类接单办法,营造报关质量竞争机制。张家港海关在税收征管中注意到,减少报关差错是解决现场通关环节税款“跑冒滴漏”的基础,因此多年来坚持在解决企业报关质量缺乏动力上进行探索。今年初,该关与口岸众多报关企业达成协议,确立现场优先接单制度,实行以企业报关差错为唯一客观量化指标的激励机制,打破以往接单中报好报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给各企业形成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声誉上的压力。该项制度实施9个月来,各家代理都狠抓报关员的管理,月度报关零差错的企业逐渐增多,较好地减轻了海关因报关错误导致税款流失的现象,取得了显著的激励效果。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