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宁波市确定2005年电子口岸建设的目标是:初步实现政务公开、信息查询和网上办事等功能,实现两个100%,即100口岸相关部门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政务公开并协同作业,试点企业可以使用大通关100%核心流程的服务,初步将海运进出口电子流程打通。目前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宁波市在电子口岸建设中有如下体会:
一是认识统一、合力推进是电子口岸建设的关键。电子口岸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央、地方、军队、企业,面广量大,如果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形成有效的合作力量,电子口岸建设是难以想象的。国务院对电子口岸建设很重视,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对宁波电子口岸建设更是直接给予指导和支持,在宁波的各口岸查验单位和市有关部门,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的高度来认识电子口岸建设。宁波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克服人员不足困难,围绕科技创新、效率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市口岸、国税、工商、财政、外经贸、发改委、交通、外管、港务等单位从各自职能出发,千方百计加以支持。
二是方便企业、提高效率是电子口岸建设的目的。要企业广泛参与电子口岸建设,那就要能够给企业带来方便、降低成本、有好处。为此,宁波电子口岸平台的性质是以电子政务为核心,以便利通关和服务企业为已任,不以盈利为目的。电子口岸建设中开发的12个应用项目,大多也是按照企业通关流程设计,直接服务企业、方便企业的,这些项目投入应用后,大大加快通关速度,减少企业数据输入和往返奔波,极大地方便企业,企业反映良好。
三是统一标准、整合资源是电子口岸建设的重点。建设电子口岸,主要是要以信息化和网络化带动口岸通关效率的优化。电子口岸是立足于各系统现有基础,通过统一标准、整合提高的方式来实现。如果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如果没有口岸相关单位的信息和数据的参与,信息的互通共享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宁波市一开始便于工作与口岸相关单位沟通,强调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各自的法律、法规、规定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在信息平台上公开各自的数据,参与网上作业流程。通过口岸查验单位和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下一步这项工作仍将是电子口岸建设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