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满洲里海关驻十八里办事处:在24小时通关试运行关键时刻用“四特”精神诠释爱岗情怀
      

11月28日,满洲里――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国际公路口岸24小时通关试运行正式启动,给满洲里海关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工作强度增加一倍,急需增加现场工作人员。但满洲里海关目前各工作岗位人员紧张的现实状况,使增加公路口岸工作人员的想法无法实现。如何解决工作强度大、工作人手紧张的矛盾成为在公路口岸从事监管工作的满洲里海关驻十八里办事处(简称“十八里办”)全体关员面临的一个难题。面对困难,十八里办关员没有退缩、没有气馁,他们用红其拉甫海关的“四特”精神诠释爱岗情怀,用实际行动见证了海关一线关员的勇敢和坚强。

首先冲在监管一线最前锋的是十八里办处、科级领导干部。目前,十八里办工作人员年龄参差不齐,有的关员已过中年身体欠佳,有的女关员还在正在哺乳期,还有的关员刚刚怀孕,他们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完成24小时通关试运行期间的夜间监管任务,使监管工作更加捉襟见肘。对此,十八里办处、科级领导首先冲在前面,代替无法上岗监管人员执行监管任务。旅检科陈海强副科长连续三天三夜坚守岗位,只是偶尔在休息室小憩一会,为了工作他连续多日没有和家人见面,女儿生病得了肺炎,他竟然不能抽出时间去医院看上一眼。就是在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理念灌输下,十八里办一线关员发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团结协作的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奉献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满洲里公路口岸24小时通关试运行正式启动以来,工作任务骤增,公路口岸旅检现场实行了四班倒工作方式,实际需要旅检工作人员为53人,但目前仅有工作人员28人,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旅检科的同志在完成公路口岸旅检工作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中俄满洲里―赤塔小客车、北京―莫斯科国际列车的监管任务,工作时间也都集中在晚上或者凌晨,旅检关员们常常辛苦完成了一个白天的工作任务后又急忙赶赴铁路现场开展国际列车监管工作,繁重的工作让每一位旅检关员都处在满负荷状态;通关现场则将工作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物流监控科的监管任务也更加艰巨了,为配合夜间车辆通关监管工作,需要安排关员整夜坚守在H986集装箱检测系统操作室内。目前,旅检科每名关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56小时,超时工作26个小时;通关科、物流监控科值班关员每周平均超时工作15个小时。

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工作难度更是可想而知。白天尚且好说,到了晚上,关员们要克服阵阵袭来的困意坚守岗位,丝毫不敢放松。室外寒风刺骨,他们仍旧一丝不苟地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检查进出境车辆。天津海关交流干部戴云主动要求到旅检现场第一线工作,政工员许健鲲和综合科的白树锋每天上午协助旅检科监管互市贸易区进出境车辆,下午回到本科室继续工作到深夜,周六周日也经常加班,其他人也都和他们一样默默无闻的坚守在岗位上。

这就是满洲里海关驻十八里办事处,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集体。在满洲里公路口岸24小时通关试运行的关键时刻,满洲里海关驻十八里办关员向社会郑重承诺:我们的服务就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准军事化纪律部队的最好体现,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口岸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