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9:30, 香港联交所主板迎来了第一只内地完整港口概念股。厦门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厦港国际”)以1.38港元的发行价平开,其后一直稳守于招股价以上,最高曾摸高至1.43元,最后以1.4港元报收,高于招股价1.4%,成交5亿港元。
厦门市市长张昌平在香港参加了上市仪式。张昌平表示,厦港国际在港上市将为厦门港口持续发展筹集资金,这对厦门市“十一五”期间经济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也将使厦门的经济能够更好地与国际融合。
厦港国际在此前7天的公开发售国际路演中,发行价1.38元港币,接近每股1.42元港币的招股价上限,市盈率高达15.6倍,创下15年来香港港口概念企业股票发行最高价。按1.38港元发售价计算,集资11.84亿港元。扣除开支,集资净额9.8亿港元,首次招股H股市值12.18亿港元。
厦港国际(3378.HK)公开招股时,受同期开始认购的泓富产业信托和雅居乐的影响而分流了大量认购资金,令银行资金紧张,让部分券商冷落了厦门国际港务。不过,一份向中国证监会汇报的材料上显示,在发行过程中不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以超额发行股数数倍甚至是数十倍在认购。其中个人超额认购倍数达97倍,5天就给公司带来700多万港币的利息收入。
按厦门国际港务招股文件披露,公司计划发行8.58亿股H股,再加上将近期超额配发的额外H股,厦门国际港务总共将发行9.867亿股H股。 按发售价每股H股1.38港元计算,厦门国际港务将集资13.62亿港元。扣除应就全球发售支付的承销费用及开支,再扣除按照本次募集资金额的10%上交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后,集资净额估计约为11.35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