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浙江省政府决定成立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负责宁波-舟山港的统一规划开发工作。
在两港一体化起步阶段,宁波、舟山两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仍按属地管理原则依法行使具体港口管理职能;外贸船舶和货物进出港时,仍分别向宁波、舟山两市口岸、港口等管理部门申请,其工作流程不变。
据浙江省政府方面介绍,即将成立的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将履行下列职责:负责宁波、舟山港的规划管理和深水岸线的有序开发,协调两港一体化重大项目建设;协调两港生产经营秩序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协调两港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
近年来, 长三角的经济迅速发展,给这一地区的港口带来了发展机遇。长三角港口群的集装箱吞吐量也一直在国内占据半壁江山。预计在2010年前,长三角地区将形成4700万标准箱的吞吐能力。如果对照2010年我国内地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到1亿标准箱以上这一预测数据,就意味着以上海港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将承担国内近50%集装箱的吞吐量。
今年3月28日交通部出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规划重申要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以宁波港和苏州港及长江干线南京港以下港口为两翼,共同组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依托宁波、舟山的深水岸线资源和长江南京以下的港口岸线资源,形成外贸大宗散货海进江中转运输系统和江海物资转运系统。
宁波、舟山两港目前拥有生产性泊位59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53个,年吞吐量2.9亿吨,居全国第二。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储嘉康表示,宁波、舟山两港本来就同属一个水域,两港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经常共用一些航道和锚地。如今两港一体化,更能统一规划,明确各自功能定位。
12月10日,举世瞩目的洋山深水港开港,上海由此结束了没有深水港的历史,向打造国际航运中心迈出了关键一步。“洋山港开港,对宁波港来说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两港能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做到共同发展。”宁波港集团总裁李令红如此评价。
宁波-舟山港:1+1>2
宁波港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陆沿海四个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
目前宁波港集装箱航线已达142条。世界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都已“落户”宁波港,月均航班数已突破600班。随著东方海外、中海、中远等船公司首批下水8000标准箱型船舶挂靠宁波港,宁波港已步入国际重要节点港之列。
舟山港是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与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大港形成等距离的海运网络。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的有关专家认为,宁波、舟山一衣带水,两个港口处在同一海域,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线地区的石油、煤炭中转运输上功能一致,实际上,宁波港、舟山港是一个港。
在发展港口业上,宁波拥有经济实力、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舟山则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宁波港全港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发展潜力巨大,但长远发展需要拓展新的空间。
舟山拥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175公里10米以上深水岸线目前只开发了约20公里。
“一体化不等于宁波与舟山港的简单合并,1加1应该大于2。”浙江省交通厅厅长赵詹奇说。随着舟甬港口一体化的推进,到2010年,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超1000万标箱,到2020年,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超2200万标箱,预计可进入世界集装箱港口8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