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罗湖军民用真情谱写共建新曲
      
    编者按:在人们的印象中,罗湖是金色的――热闹的商业旺区、繁华的金融中心区、成熟的休闲娱乐旺区、珠光宝气的黄金珠宝聚集地,让金色罗湖流光溢彩。在罗湖,有一抹橄榄绿色,多年来也在不断滋润着金色罗湖,那就是驻军部队与罗湖之间的军政团结、军民情深。绿色代表着蓬勃与生命力,正因为这抹绿意,罗湖在发展道路上更富生机和活力,军民鱼水情也更加深厚。

  鹏城冬日,寒风乍起,可是罗湖辖区不少部队官兵的心里却暖洋洋的,罗湖区民政部门给他们送来了太阳能热水器,也送来了如冬天旭日一样的温暖和温情。

  记者昨天在罗湖区民政局采访时了解到,即将过去的2005年,是罗湖区双拥工作不断推向纵深、硕果累累的一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军地双方用真情共同谱写出的心声。在已经连续3年荣膺广东省“双拥模范区”的罗湖,军民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加强沟通、争取支持、扶贫帮困、促进发展”的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齐谱动人的文明新篇章,而彼此的无私奉献,让军民鱼水情更加浓厚。

  一路“绿灯”,为部队办实事

  “领导重视,班子加强,人员不减,经费落实,是罗湖区双拥工作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罗湖区民政局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罗湖区委、区政府把双拥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委书记刘学强、代区长鲁毅坚持重要工作亲自决策、重大活动亲自参加、重大问题亲自处理,要求各职能部门树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观念,做到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教育、同步投入、同步考核”。同时,规范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一起抓的领导体制,区领导经常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驻地部队,当面征求意见,解决实际困难。

  全区40个双拥成员单位通力协作,以为部队办实事为己任,在营区建设、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维修营房设施等方面一路“绿灯”,促进了拥军工作经常化。区民政、人事、城管、劳动、卫生局等部门在安置复退军人、转业干部、随军家属方面,想方设法寻找较好岗位,尽力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

  一呼百应,国防意识今更浓

  罗湖区人武部精心制作出深圳首家国防教育网站《罗湖国防视野》,通过网络进行国防教育和兵役宣传;穿上迷彩服,过过军事日,成了罗湖区机关公务员提高自我素质的重要一课……不断宣传和强化全区军民的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是罗湖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呼百应,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也在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中不断增强。

  罗湖的双拥工作注重抓好领导、机关、基层“三层次”,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坚持将“三个结合”落到实处。双拥舆论宣传和国防教育相结合,把双拥教育纳入全民教育规划,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板报、标语、普及读本、传单、局域网等作用,宣传效果明显;坚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依托各级党校、国防教育基地、中小学校等,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区财政、劳动、司法等部门以党校讲座、过军事日等形式,强化干部的国防知识教育;坚持与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活动、征兵和开展重大活动相结合,各双拥成员单位抓住时机进行随机教育,力求达到活动开展经常化、教育内容系统化、教育形式多样化、组织领导制度化。

  一如既往,拥军形式真丰富

  在东门,有113家“双拥门店”,为军人、军烈属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在步行街区蔚然成风。在“双拥门店”带动下,沿街商家也都纷纷效仿,“双拥门店”的示范效应提高了商业诚信度,商家营业额上涨,商家也成为双拥工作的实际受益者。

  事实上,开展政策拥军、科技拥军、法律拥军、智力拥军、社会拥军、行业拥军、新型经济组织拥军等活动,已成了罗湖创新双拥的大亮点。罗湖根据部队生活和执勤需要,努力营建“四部”:

  后勤保障部―设立双拥专项资金,为“三级网”信息化建设、营房宿舍维修、医疗医药补助、警用器材购置、训练保障等提供经费,解决营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官兵执勤用车、伙食改善等困难。逢年过节,区领导要带队慰问部队单位、优抚对象和复员退役士兵。文化俱乐部―“送图书进军营活动”,为辖区13个基层部队单位赠送各类图书6,500册;组织军民联欢晚会,与官兵同台演出,开展友谊赛、军体表演和健康讲座,设立梧桐山哨所、沙湾检查站等服务点,为官兵送书、送电子读物等。尤值一提的是,南湖街道文化站与深圳出入境边防总站自编自演的舞蹈《西域倩影》,喜获第七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音乐舞蹈比赛银奖。

  科技教育部――先后在13个中小学建立“科技拥军培训基地”,为官兵开设电脑、英语培训班20个,迄今758名官兵全部通过培训考试并领取结业证书,同时为80名优秀战士参加军事院校高考进行了辅导和文化补习。

  军人维权部――坚持法律拥军,全年帮助解决现役军人、优抚对象涉法问题3宗,并提供网上法律咨询,进军营开设法律辅导课,建立了维权法律咨询站45个。

  一心一意,排忧解难付真情

  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今年以来,罗湖区一心一意地真情付出着。

  落实优抚政策有恒心。今年,罗湖区民政局、双拥办按照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时下发《优抚问题解答》,对全区现役军人家属全部落实银行直接发放优待金,对全区享受定补优抚对象的伤残保健金和抚恤金进行调整和发放,对全区应发医疗补助的优抚对象及时发放医疗补助金。

  帮助优抚对象有真心。罗湖区民政局、双拥办的同志深入优抚对象家中,发现困难及时解决;采取救助保障关口前移方式,提前对应征对象做好家庭经济状况的摸底调查,以便及时了解情况,落实国家对军人及其家庭优待或救助保障。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先后对11名病重住院医治、手术治疗的伤残军人、病故军人家属、在乡老复员军人、军队离休干部,落实解决医疗费、一次性抚恤金和慰问金;对生活困难无收入来源的4名优抚对象的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并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入户慰问;对5名优抚对象子女入学困难问题,及时发放补助金。

  安置复退军人有耐心。2004年冬,全区接收的退役士兵已100%安置,其中96人接受了汽车驾驶、物流管理、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并按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时向他们发放了待安置期间8个月的生活补贴。

  一心回报,视罗湖为故乡

  “视罗湖为故乡,把人民当亲人”,热情参与地方综合治理、抢险救灾、植树造林、便民服务、扶贫助困、学校军训等活动,正是驻地子弟兵对罗湖人民的真情回报。

  他们,在公益行动中献爱心。在“清无”行动中,部队出动千余人次,清理垃圾100多吨;营造“城市氧吧”,种植万株生态苗木,绿化玉龙后山;扶贫帮困102户。

  他们,在地方抢险中打头阵。为扑灭山火奋战八小时,挽救国家人民财产;在地下煤气管道破裂时,冒险参与地下管道抢修;当暴雨导致河堤坍塌时,搬运沙包、加固堤坝、排除险情,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他们,在维护治安中树标杆。发挥科技优势协助“网上追逃”,布吉、沙湾分站查获网上在逃人员多人;维护社会稳定,官兵机动备勤,纪律严明,拉得出打得赢。其中,孙伯福、任舟宇、邱福军等拒腐防变的好战士,受到了市纪委表扬。

  他们,在共建和谐中当先锋。部队不定期派出警力,参与环境整治、维护治安、法制宣传、爱心服务等活动;到罗湖口岸当义工,为5000多名旅客提供服务;罗湖驻地部队继续与驻地派出所、街道办及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条约,促进地方与部队和谐发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