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我国对进口大豆油等植物油实施了新的更为严格的进口检验标准 (主要是对过氧化物值和溶剂油残留量限制大幅提高),阻碍了豆油的进口速度,据统计,今年前3季度我国进口大豆油仅为126万吨,同比下降38.6%。但同时,由于我国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食用油仍保持较大的消费增长率,因此,客观存在的豆油进口与大豆进口的“竞争”关系使大豆进口量出现此消彼涨的趋势。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月仅江苏口岸就进口大豆515.7万吨,价值1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43.1%和16.9%,进口量约占全国的1/4。其主要进口特点有:
一、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前10月江苏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共进口大豆512.3万吨,同比增长42.2%,占进口总量的99.3%。
二、自美国和巴西进口为主。前10月江苏口岸分别从上述国家进口大豆212.9万吨和205.5万吨,分别增长45.9%和30.3%,合计占进口总量的81.1%。
三、进口平均价格大幅下降。前10月江苏口岸进口大豆平均价格为295.2美元/吨,比去年同期360.6美元/吨的进口均价大幅下降18.1%。
江苏口岸大豆进口出现量增价跌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国内大豆产量约为1680万吨,比上年下降120万吨,这一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而世界大豆产区巴西、阿根廷等地由于丰收将达2.2亿吨,比上年度增加350万吨,而目前世界大豆总需求在2-2.1亿吨之间,已续多年产大于供,势必导致价格持续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因素与大豆收购价格走低导致国内农民大豆收益空间激减。
作为比较收益仅次于水稻的大豆,今年以来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对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地加大了奖励补助,并加大了“两免三补”的扶持力度,进一步畅通了大豆市场的运输和销路,农民大豆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但今年以来农资价格高涨,如尿素、二氨、复合肥料等化肥价格目前分别是2000元/吨、3000元/吨、2150元/吨,分别比上年上涨了17%、19%和25%, 0号柴油和35柴油上涨幅度则都超过了15%。另外,农膜、农药等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10月底东北大豆的收购价格仅为2.4元-2.5元/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0.2-0.4元/公斤,因此,粮食直补作用被抵消,农民实际收益下降,将影响到明年大豆种植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