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受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影响 江苏口岸铜材进口连年增长
      

    近年来,我国铜材进口持续增长。据海关统计,江苏口岸04年进口铜材2.9万吨、03年2.2万吨、02年1.9万吨,环比上一年分别增长31.8%、15.8%和26.7%。今年1-10月,江苏口岸又进口铜材2.7万吨,价值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5%和27.8%。今年1-10月,江苏口岸铜材进口主要特点是:

    一、以加工贸易进口为主。1-10月,江苏口岸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铜材2.2万吨,增长29.4%,占进口总值的81.5%。

    二、主要自台湾、德国和韩国进口。1-10月,江苏口岸从台湾地区进口铜材1.1万吨,增长22%;从德国和韩国分别进口0.4吨和0.4吨,皆于去年同期持平。三者合计占进口总量的70%。 

    三、经营单位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1-10月,从江苏口岸进口的铜材中,外商投资企业有2.3万吨,增长4.5%,占进口总量的85.2%。

    四、进口主要品种为铜箔和铜的板、片、带。1-10月,江苏口岸分别进口上述铜材1.3万吨和0.8万吨,分别增长8.3%和减少11%,合计占进口总值的81%。

    1-10月,江苏口岸铜材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一、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据中国期货吧网的研究,“GDP增长率与铜的消费增长有一定的相关性”。而近年来,我国GDP持续增长,特别是电力、电子、通讯、汽车、建筑和家电等耗铜行业的发展,对上游铜材形成强劲需求。

    二、机电产品的大量出口。机电产品的出口一直都是中国的出口强项,也意味着铜终端产品的大量出口。据统计,2004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达3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2.3%,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54.5%。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加剧了国内铜材资源的短缺和对进口需求的增长。

    三、我国铜材的生产与消费缺乏平衡。据中国期货吧网预计,在2005年,中国铜材的产量约为170万吨,而消费量将达到281万吨,有111万吨的需求缺口依赖于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几年内我国铜材供应与消费矛盾可能更为突出,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国际铜业协会(ICA)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年人均铜消费量低于2公斤的,而发达国家的年人均铜消费量为10至20公斤;长期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薄弱,未来需要兴建的设施很多;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铜的消费正处于起步阶段,并向消费旺盛时期而迈进。而我国铜材缺乏有效产能,近年只上马了少量的中型铜材项目,没有新增大型铜材项目,因此,在未来几年内,铜材的产量难以迅速增加,可能会更大量地从国外进口铜材,有关方面需未雨调谋,及早应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