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口岸集装箱出口持续回落
据宁波海关统计,1至10月宁波口岸累计出口集装箱12.1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57%,价值3.9亿美元,增长97.2%。今年前7个月单月出口量基本在稳步增长,但从8月起,连续3个月出口量出现大幅递减,10月当月出口量仅为5591个,为今年内单月最低出口量。
各类规格集装箱出口平均价格大幅上涨,受国内钢铁、电力、煤炭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宁波口岸集装箱出口价格也水涨船高,各种规格的集装箱出口平均价格呈现良好的上涨势头。其中20英尺集装箱出口平均价格达2141美元/个,上涨26.3%;40英尺集装箱出口平均价格达3642美元/个,上涨26.4%。
出口以40英尺和20英尺集装箱为主。1至10月宁波口岸出口40英尺集装箱8.6万个,增长54.3%,占同期集装箱出口总量的70.5%;20英尺集装箱出口3.6万个,增长64%。
对美国、欧盟、日本市场出口增长迅速,对香港出口大幅下降。1至10月宁波口岸对美国出口集装箱4.8万个,增长28.2%;欧盟3.6万个,增长2.2倍;日本1.5万个,增长6.9倍。由于市场需求比较饱和,加上香港中转地位的相对削弱,上半年对香港出口集装箱1.2万个,下降23.8%。
随着国际贸易量的扩大,国际海运市场需求强劲,这推动了我国集装箱的出口。同时,集装箱制造产业的高投资回报,导致投资者对集装箱制造盈利能力过分乐观,纷纷投资建设集装箱工厂,我国集装箱产能正在不断扩大。
2002年3月落户宁波开发区、总投资2998万美元的宁波新华昌运输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民营资本与外资联手合作的集装箱生产企业,投产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使宁波口岸的集装箱出口大幅攀升。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已连续12年保持世界集装箱产销大国的地位,但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业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集装箱制造业特别是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业生产能力扩张,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集装箱制造业也随之不断繁荣,以国际主要船舶公司为首的投资者纷纷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集装箱工厂。但随着我国集装箱产能的不断扩张,重复建设现象显现,供给量已远高于市场需求,以标准干货集装箱为例,我国的产量已占到世界的95%以上,产能明显过剩。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已经面临集装箱订单量急速下滑,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双双下降的局面,前两年产业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产业资本回报率将在未来呈下降趋势,产能利用率预计也将从去年的76%下降到2007年的48%。目前重复建设过剩,使集装箱制造业资本回报率下降、企业经营管理压力增大。
集装箱产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以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为例,不仅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钢材、木地板和油漆等原材料和电力供应,每年约需消耗钢材400万吨,木材100万立方米,电力600万千瓦时,而且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也很大,一间生产能力为15万TEU的干货集装箱工厂需要占地20万平方米以上。因此,集装箱行业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比其他产业更甚。
目前中国集装箱产量已独占世界市场,创12年的世界销量第一,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企业集中精力提升产业层次,在节能、环保、职业安全,特别是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强行业自律,慎重考虑投资行为,避免投资风险,防止出现新一轮的投资热已经成为本行业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