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海关总署领导关于大力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建设的指示精神,我市自2002年以来,积极整合口岸信息资源,进一步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和口岸信息化建设,按照“地方政府牵头、与中国电子口岸合作、地方有关部门联合共建”的建设思路和“统一认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的建设原则,在大力推进宁波电子口岸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情况交流介绍如下:
一、宁波电子口岸建设开展的主要工作及进展情况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我市对电子口岸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我市于2001年率先在全国开展口岸大通关建设,根据宁波海港口岸存在问题和发展需要,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集中时间解决一批问题,力求做到“四个明显”(口岸环境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通关速度明显加快、综合费用明显下降),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国务院及海关总署等部委领导的肯定。但在大通关建设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到,传统的工作方式已难以适应企业对提高通关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改善口岸软环境的强烈要求,必须依靠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来解决。2002年5月,吴仪副总理在全国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现场会上明确提出要建“统一信息平台”,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电子口岸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认为,建设地方电子口岸是深化大通关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提高口岸管理效能和通关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对宁波这样一个外向型经济发达、港口优势明显的开放城市而言,建设电子口岸更具重大意义。2002年8月,我市经过认真调研,提出了宁波电子口岸平台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2003年开展的第三轮口岸大通关建设中,把口岸电子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和实现大通关的关键项目来抓,标志着宁波电子口岸建设的启动。
宁波市委、市政府对电子口岸建设十分重视,巴音朝鲁书记、毛光烈市长都明确指示要全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口岸和信息化工作的两位副市长为副组长、驻甬口岸查验单位和地方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宁波市电子口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口岸打私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及时研究确定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有力地推进了电子口岸建设。期间,我们一是成立了宁波波特国际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宁波电子口岸物流信息有限公司),作为宁波电子口岸平台承建和运营实体。该公司由宁波市政府、宁波海关、宁波检验检疫局、宁波港集团公司、中国电子口岸宁波数据分中心等5家单位各按20%的比例出资组建,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市政府还增拨8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二是明确电子口岸作为一个政务性的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由市财政来统一安排建设资金,今年初步考虑安排2000万元,以后根据发展需要逐年予以解决。三是为全面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府于今年九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宁波电子口岸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思想认识、目标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工作合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明确目标,编制规划
我们提出宁波电子口岸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搭建一个协同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国际物流信息平台,支持海运、空运、内陆运输及多式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信息交换,并最终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为宁波口岸物流和贸易的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电子口岸“五个一”的目标,即“一次输入、多次使用”,“一个窗口、全面查询”,“一套系统、分类服务”,“一处修改、全线更新”,“一次交费、全程通关”。
为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根据宁波口岸特点和大通关现状,以海运集装箱货物为重点,顺应进出口“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要求,在优化各个流程和分析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平台的前瞻性、适应性和扩展性,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合作,制定了《宁波电子口岸平台规划》方案,并已列入宁波市“十一五”规划,宁波电子口岸作为重要支撑项目也被列入宁波市“十一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规划。
(三)整合资源,搭建框架
电子口岸建设要实现政府与企业间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信息的整合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是电子口岸建设成败的关键。去年,我们在完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现有宁波海关公共信息服务网和宁波港集团EDI中心为基础,完成了“两网”部分功能的整合,建立了门户网站,不仅实现了原有两网的所有功能,还新开发了《集装箱货物查询系统》、《船期查询系统》等项目,逐步实现与相关单位的资源整合。通过两年的建设,可以说,宁波电子口岸已初具规模。
(四)精心起步,稳步推进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我们确定2005年电子口岸建设的目标是:初步实现政务公开、信息查询和网上办事等功能,实现两个100%,即100%口岸相关部门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政务公开并协同作业,试点企业可以使用大通关100%核心流程的服务,初步将海运进出口电子流程打通。目前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开展核心业务功能应用系统开发,重点推出12个项目。包括:网上退税预申报系统、网上核销系统、船勤网上申报系统、危险品网上申报系统、堆场联网、车队预约系统、仓库联网系统、货主单证标准化、报关报检一单两报、货物状态查询系统、网上订舱系统、电子提货单等。这些项目现已完成开发、测试,9月份将正式投入试运行。 这些项目的开发运行将优化现有通关流程,节省成本,保证数据传输中的准确性、权威性;解决目前严重的重复输入问题,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大大提高操作效率;合理简化企业物流操作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通关数据和状态信息的全程透明,增加口岸的透明度和易操作性。
2、围绕总体规划,搭建统一和稳定的基础平台。通过综合设计,建立起了宁波电子口岸稳定而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技术基础平台,保证技术的统一性,使得各类应用可以分阶段开发上线,实现业务的自动流转和信息的通常传递,避免因系统架构的不稳定、应用的不断调整和整合、数据的不一致和冲突等先天缺陷制约未来业务的发展。
3、齐头并进,做好相关基础工作。一是选择试点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为了保证应用项目顺利上线,采用选择代表性企业进行试点的办法,以更好地了解口岸平台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目前已与100多家重点试点企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二是规范门户网站的开发维护工作。在规范网站运行维护流程,确保平台正常运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网站及栏目的设计,使界面极具人性化和亲和力。三是开展用户注册及客户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用户注册和客户服务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客户在门户网站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目前有60%的宁波地区口岸相关企业成为宁波电子口岸的注册用户。同时,开展了电子口岸宣传推广、软硬件设备采购和机房建设工作,建立了与中国电子口岸的密切合作关系。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电子口岸的建设过程是一个认识不断加深、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我们将按照国家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总体部署,深深依靠海关总署等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与指导,发挥地方政府在电子口岸建设中的牵头、协调、推进作用,调动各口岸查验单位积极性,进一步深化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宁波电子口岸建设的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步伐,迎接全国电子口岸建设现场会的召开。
(二)根据电子口岸建设要求,不断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扩大宁波电子口岸首批项目的应用范围,扩大和深化两个100%目标的成果,提升口岸大通关效率;落实前期制定的推广措施和优惠政策,从政策层面使得参与宁波电子口岸的企业真正获得效益;推广应用中国电子口岸安全与交换平台;实现与中国电子口岸的统一身份认证;建立宁波电子口岸备份系统;完善宁波电子口岸客户服务体系。
(三)多层面广范围开展宣传工作。根据宁波电子口岸总体宣传方案,针对政府部门、口岸查验单位、外贸物流行业、社会公众等各个层面,结合项目试点实效,加大宣传力度,为宁波电子口岸建设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开展下步系统开发实施准备工作。在完成平台综合设计的基础上,结合首批项目运行情况,开展下步系统开发工作,全面建立宁波电子口岸基础平台和项目开发。
三、对宁波电子口岸建设的体会
(一)认识统一、合力推进是电子口岸建设的关键。电子口岸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央、地方、军队、企业,面广量大,如果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形成有效的合作力量,电子口岸建设是难以想象的。国务院对电子口岸建设很重视,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对宁波电子口岸建设更是直接给予指导和支持,海关总署与我市签署《关于建设宁波电子口岸的合作备忘录》,对我们的工作是个极大的推动。在宁波的各口岸查验单位和市有关部门,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的高度来认识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支持、促进。宁波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克服人员不足困难,围绕科技创新、效率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市口岸、国税、工商、财政、外经贸、发改委、交通、外管、港务等单位从各自职能出发,千方百计加以支持。这是我们电子口岸建设的坚实基础,也是下步推进工作的优势所在。
(二)方便企业、提高效率是电子口岸建设的目的。当初我们提出开展大通关建设,出发点也是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改善口岸环境,提高口岸办事效率,以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宁波电子口岸建设的目标也在于此。最好的平台,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动力。要企业广泛参与,那就要能够给企业带来方便、降低成本,有好处。为此,我们明确宁波电子口岸平台的性质是以电子政务为核心,以便利通关和服务企业为己任,不以盈利为目的。宁波电子口岸建设中开发的12个应用项目,大多也是按照企业通关流程设计,直接服务企业、方便企业的,这些项目投入应用后,将大大加快大通关速度,减少企业数据输入和往返奔波,极大地方便企业,企业反映良好。下步我们将继续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增强电子口岸的服务功能。
(三)统一标准、整合资源是电子口岸建设的重点。建设电子口岸,主要是要以信息化和网络化带动口岸通关效率的优化。电子口岸是立足于各系统现有基础,通过统一标准、整合提高的方式来实现的。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没有口岸相关单位的信息和数据的参与,信息的互通共享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一开始便与口岸相关单位沟通,强调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各自的法律、法规、规定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在信息平台上公开各自的数据,参与网上作业流程。通过口岸查验单位和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下步这项工作仍将是电子口岸建设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