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称汇率)升值2%。
受汇率调整影响,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特点:
一、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降
2005年8-9月,除原油外满洲里口岸商品进口平均价格比2005年6-7月(下称环比)下降8.5%。其中,进口原木平均进口价格为74.3美元/立方米,下降0.5%;纸浆平均进口价格为468美元/吨,下降1%;废钢平均进口价格为149.6美元/吨,下降0.4%。
二、原油进口价格继续保持上扬的态势
2005年8-9月,满洲里口岸进口原油98.2万吨,价值4.2亿美元,平均进口价格为432美元/吨,环比上升18.4%。由于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比较大,人民币升值后,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人民币价格下降,刺激了国内对原油的需求增长,但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升高,以及俄罗斯再次提高石油出口关税,使满洲里口岸进口原油美元价格上涨,抵消了汇率升值后的下降因素。
三、出口商品价格普遍上升
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压力,对于以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为主的满洲里口岸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为了规避损失,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2005年8-9月,满洲里口岸出口商品平均价格上升3.4%。其中出口鲜蔬菜平均价格上涨6%;出口纺织品平均价格上涨51.4%;出口鞋类平均价格上涨2.7倍;出口塑料制品平均价格上涨0.4%;出口人造刚玉平均价格上涨5.4%;载人机动车平均出口价格上涨14.1%。
四、有进出口行为企业的数量减少
2005年8-9月,满洲里口岸有进出口行为的企业440家,环比减少4.3%,其中进口企业224家,环比减少5.5%;出口企业222家,环比减少12.3%。
尽管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商品出口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与同类竞争商品的平均价格差距在15%以上,如果人民币升值在10%以内,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优势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