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大工业进入丰收期
      

    9月26日,建于宁波开发区青峙化工区内,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年产5万吨腈纶棉的三菱丽阳项目正式投料试生产。而相距丽阳不足500米、年产100万吨白纸板的亚洲浆纸业项目从今年初正式投产到8月底产值就达9.5亿元,这个宁波十大“百亿工程”中最早竣工投产的领跑者,也是近年来宁波开发区全力打造的临港大工业版图中收获的果实。

  “临港大工业”,就是与港口的大吞大吐相关的,建设于港口附近区域的工业。翻开宁波开发区临港项目分布图,北仑电厂、亚洲浆纸、三星重工、宝新不锈钢、石化专区、LNG电厂……一大批已建和在建的重工业巨型项目令人目不暇接,把北仑港滨海和沿甬江一带这条黄金海岸线点缀得五彩缤纷。这些上规模、上档次的“航母级”企业之所以青睐宁波开发区,除政策优势和服务环境外,北仑深水良港带来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是根本原因。

  1992年从宁波市规划局来到开发区工作的原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姚宇耀见证了宁波开发区临港大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道路。在他看来,宁波开发区走上临港大工业之路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几乎所有的重工业,从原料到产品,都需要港口的强大运输能力作为依托。而一个大港,也必须有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做支撑。宁波开发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就是充分利用优越的港口条件,发展临港大工业。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规划时,北仑港周边就预留了大块的临港大工业用地。”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北仑发电厂打下第一根桩起,开发区临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外资进入临港工业,相继引进了浙太化学、善高化学、金光粮油、正大粮油、埃索石化等企业。进入21世纪后,宁波开发区全面实施临港型工业战略,到2001年引进石化专区项目时,临港大工业格局已真正形成。作为浙江省重大项目最为集中、规模最大、产业配套较为完善的区域,开发区区域目前已吸引了9个总投资在100亿元以上特大型项目、12个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目前这些重大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大部分将在今明两年内建成投产,此外还有36个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在建。大批临港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标志着宁波开发区正迎来了临港大工业的丰收期。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8月,石化、钢铁、电力、造纸、食品加工五大临港工业产值达188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以上,撑起了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新投产的15家临港型项目实现产值47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幅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逸盛石化达17.3亿元,石化专区ABS达8.3亿元、石化专区重工达6.2亿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