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数据: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达到709.11亿元。上半年南山的工业总产值是943.1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5%。据预测,今年全年南山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可达到1400亿元。
回溯到1994年,南山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46亿元,只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2.4%。从22.4%到75%表明,南山已经完成了一个历史的跨越:经济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体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跨越。截至今年上半年,南山区又有20家企业被认定为市高新技术企业,至此南山区经市科技局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9家,约占全市总数的42%。“高新技术产业是南山未来经济最强的增长点,也是深圳未来的希望”。南山区委书记叶民辉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南山建设成为全市科技企业的一个大孵化器,天天都有高科技企业诞生,每年都有一批企业迅速成长。”
南山作为深圳改革开放发祥地,诞生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等特区理念。15年来,南山的科技、文化、教育、治安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各行各业涌现出难以数计的全国第一。
从1990年建区至今,南山教育实现了由农村教育到城市教育到现代化教育的三步跨越。先后成为广东省普教综合水平督导评估试点区、广东省素质教育实验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实验区、广东省教材改革实验区、全国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国教改实验区、全国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先后获得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区、广东拾两基”工作先进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等荣誉。
“深圳经济是典型的口岸经济,罗湖、文锦渡口岸,在特区第一个十年托升了罗湖,皇岗口岸在第二个十年托升了福田,西部通道将在明年中旬建成,我坚信,深圳的第三个十年将开创一个新南山。”叶民辉谈话间透露着无比的自信。
实际上,南山的港口物流业已经异军突起,2004年底,南山西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超过东部港区,达到703.3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05亿吨,占全市的78%。
随着大铲湾综合港区、前海保税区物流园区、蛇口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保利佐川物流项目、中集集团西部物流基地、曙光仓储物流园等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南山,深圳西部这个颇具规模的物流中心已经崛起,正在珠三角经济圈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刚刚过去的2004年,南山区直接旅游收入达到20多亿元,累计接待游客量1000多万人次,占全市接待量的一半。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是南山城市绿化目标。经过15年建设,目前,南山区公共绿地养护管理面积已达367.25万平方米,建成区覆盖率为4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7平方米,两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近5年,南山分期建设生态风景林31900亩,逐步建立生态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续建或新建麒麟生态园、前海公园等12个公园。
15年人口增加近4倍,南山快速成为“大住宅区”。南山根据这种形势,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一是率先构想并建立社区工作站,实现基层工作的议行分设。南山区率先在全市提出了“到社区设立工作站、真正实现议行分设”的构想,在全区8个街道下设了96个社区工作站。南山的这一举措被称为“南山一小步,深圳一大步”,目前正在全市推广。二是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粤海街道成为全市首个全面实现社区信息化的街道办事处。三是打造“服务超市”。8个街道办全部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推行规范化窗口办文和计生服务、残疾人服务、法律咨询、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等“一站式”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