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船舶检疫值得关注的重点――危险性杂草
      
    日前,宁波检验检疫局镇海办事处的检验检疫人员从马来西亚籍化工船“宝马”号检疫抽取的100克茴香籽样品中发现两种二类危险性杂草――假高梁、菟丝子属种子,同时发现的还有另外8种其他杂草种子。事隔20天后,检验检疫人员在对印尼藉“帕玛”轮检疫时,在其食品仓内发现香菜籽,抽样送实验室后在50克香菜籽中发现了二类危险性杂草――假高梁、三类危险性杂草――田旋花,以及其他5种杂草种子。半年前,在新加坡籍船舶抽取的芝麻籽中也曾发现过二类危险性杂草――假高梁。以上种种迹象表明,随船舶携带危险性杂草入境的风险不容忽视,值得引起检验检疫人员的关注。

    国际航行船舶往来于世界各个港口,每到一个港口都需要补充各种食品,而供应的食物往往没有经过检疫,因而病虫害来源广,种类多,疫情较为复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都应实施检疫。

    目前,我国各口岸对船舶检疫中的昆虫和真菌的检疫相对较为重视,因此发现豆象科昆虫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的相对概率较高,而对杂草的检疫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有关报道也相对较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杂草类种子检疫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检验检疫人员的注意。病虫的危害往往存在各种症状,如食品中存在昆虫时,往往能在食品中发现虫体及其排泄物、蛀孔、碎屑、及粘附在食品上的虫卵等症状,而病菌的危害往往表现在病斑、肿突和腐烂等症状。与病虫的不同,杂草往往混杂在谷物、豆类、调料等中间,因此较为隐蔽。国际航行船舶进入我国水域后,船舶上的垃圾依据我国法律不得抛入水中,一般情况下这些垃圾将在船舶的停泊港口进行防疫处理,但采用的一般都是杀菌杀病毒的药剂,对杂草种子的杀伤力极为有限,甚至起不到很好的杀灭作用。混杂危险性杂草种子的食品一旦发霉变质或被昆虫为害后,会进入垃圾等废弃物中,因此对国际船舶上废弃物的检疫处理应格外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外来杂草共有107种、75属,而传入我国的主要外来害虫为32种,主要外来病原菌有23种。外来杂草的种类远远大于的病虫害的种类。外来杂草已给我国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对外来杂草进行严格检疫势在必行。

    鉴于此,检验检疫部门建议,应加大对国际船舶食品仓内的未经加工的食品的检疫力度,特别是对茴香、香菜等食物性调料和芝麻、豆类、大米等的抽检力度。同时对船舶检疫人员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疫情意识和检疫处理能力;加强对外轮的监督管理,不允许船员擅自携带植物产品上岸,对船舶的废弃物要严格管理,确保全部进入焚化炉或进行有效的除害处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