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满洲里口岸货运量稳居全国对俄口岸之首
      

    满洲里口岸是对俄贸易最大的口岸,货运量一直居全国对俄口岸之首。据统计数据表明,满洲里口岸2004年进出口货运量1400余万吨,占全国对俄口岸的62.9%。今年1-8月份,满洲里口岸进出境货物1124.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6%,并且在对俄口岸货运量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

    满洲里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亚欧两大地区最重要、最便利的陆路通道之一,是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亚欧两大州的货物通过满洲里口岸运输,运距短、运时少、运费省。因此,满洲里口岸一直在中俄贸易中占据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满洲里口岸经过扩能扩容改造,疏运能力大幅跃升。满洲里口岸目前已具备了对原木、原油、液体气体化工、机械装备、集装箱等各种物资的综合换装能力,成为我国功能最为完备的陆路口岸。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完备的“硬件”建设,吸引了众多进出口企业选择满洲里口岸通关。

    满洲里口岸各联检联运部门积极促进“大通关”建设,不断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简化作业程序,改革监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层次,尤其是作为口岸窗口单位的满洲里海关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满洲里口岸货运的实际情况,从关区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出改善通关环境的一系列新方法、新手段、新举措,是促进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大幅攀升的重要的原因。该关一是转变管理理念,将过去对进出境货物的管理重点转变到对进出口企业的管理,大力推行诚信管理、守法便利的原则,广泛与企业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截止目前,该关先后与满洲里车站、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等60家企业签订了MOU(管理合作备忘录)。通过签订MOU这种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双方相互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口岸良好的通关环境。二是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对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大且风险较小的原木、原油的通关模式进行改革。对进口原木实行“径放式”便捷通关模式,即进口原木在舱单确认、复核无误后,直接在运单上加盖海关“放行章”予以放行,铁路部门据此可以进行换装作业和办理国内承运业务,而进口企业可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申纳税等通关手续。此举使每批运单的周转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9小时降到现在的平均8小时,一列径放货物30分钟内就可办理完毕海关运单放行手续。铁路部门实现了“货票同步”作业,通关速度大大提高,同时进口企业通关费用也降低到过去的10%。该关在“径放”原油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月进口计划,把原逐列征收保证金的做法改为每月征收一次,允许企业按月集中报关,大大减少了企业通关手续;对原油实行“F”通道管理,即计算机自动审结报关单、设置接单标记,并自动将报关单转入放行环节,有效缩短原油通关时间,促进了原油的大幅进口。此外,该关还允许企业对同一经营单位、同一合同号、同一规格型号的进出口货物实行批量集中申报,只打印一份总报关单申报、纳税,每车打印一份分报关单用以核销舱单数据。此举有效节省了企业通关时间,提高了通关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关员的劳动强度,大大节约了行政成本。

    满洲里海关的实施便捷通关措施后,铁路部门可以及时办理国内承运,从而使车辆周转频率加快,铁路沿线各站货物流转更加畅通,从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其他货物通关速度的加快,产生了良好的联动机制,也使口岸运输“瓶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为确保货运的畅通奠定了较好基础,从而有力地拉动了口岸运量大幅攀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