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4.1万吨,这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2004年全年的过货量,据满洲里海关统计,这个数字比2003年多了350多万吨,增长了41.5个百分点。仅仅5年的时间,满洲里口岸年货运量由300万吨飙升至近1400万吨,正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发来的贺电里所说 “成为满洲里口岸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跨越”。
2004年,随着满洲里口岸功能的不断完善,通关效率的大幅提高,各项业务高速发展,喜报频传。满洲里市政府为全力提升口岸功能,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口岸,突出抓项目”的工作方针,口岸各联检、联运部门积极响应,大力配合,知难而进,深入推进“大通关”建设,口岸“硬软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投资近4亿元的满洲里铁路站场扩能扩容改造工程的完成,使满洲里口岸的换装能力大幅提高;公路口岸投资额近3000万元的新货检区在2004年10月底完成了一期工程,12月8日起正式投入使用。此外,满洲里口岸已具备对原木、原油、液体化工、气体化工、机械设备、集装箱以及杂品等各种物资的综合换装能力,同时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网,已成为我国进出口功能最为完备的陆路口岸。这为口岸过货量的大幅攀升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满洲里海关作为口岸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方针,努力把握“把关”与“服务”的平衡点,在严守国家经济大门的同时,切实贯彻“大通关”精神,在仔细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和口岸货运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口岸各联检联运部门的协调配合,倾听进出口企业对加速通关的需求,对现有的通关监管业务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探索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提高通关整体效能的方法。该关以风险管理为依托,对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大且风险较小的原木、原油、铁矿砂、纸浆、纸板等货物给予“径放式”的便捷通关待遇,大幅提高了货物通关速度。在出口方面,该关全力打造果菜出口“绿色通道”,改变了以往对出口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细查细验的监管方式,实行“集中报关”的通关模式,使一车农产品从办结海关手续至出境由过去的5个小时缩短为45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促进了果菜出口的大幅增长。同时,该关大力推行诚信管理、守法便利的原则,广泛与企业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与满洲里车站、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等近50家诚信守法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双方相互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口岸良好的通关环境。
该关采取的便捷通关措施,使铁路部门可以及时办理国内承运,从而加快车辆周转频率,带动了货物通关速度的加快,产生了良好的联动机制,也使口岸运输“瓶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对拉动运量的攀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