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阜阳口岸现状前景及对策
安徽省阜阳市口岸办 张海波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安徽振兴皖北计划、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对外开放和外贸促进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涉外经济的壮大和发展。公路转关、 海铁联运 、国际联运 等多种运输形式的有效联合,区域大通关合作的进一步向内陆拓展,使得阜阳和沿江沿海沿边城市建立了密切的口岸联系并从中受益。

一、进出口业务、口岸过货量双双倍增

2009年、2010年以及20111-8月份,阜阳、亳州两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83万美元、1.11万美元,3.56万美元、1.63万美元,3.83万美元、1.12万美元。

阜阳口岸货物通过量:重量分别为0.21万吨、0.63万吨和1.08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倍、2倍和7.3.

货值分别为17.12万美元,1833.00万美元和6994.6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31%,增加106倍和增加2.82倍。

2009年、2010年及20111-8月份,集装箱量分别为0356标箱和742标箱。

口岸过货量占本口岸辖区(亳州、阜阳两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0.05%3.08%14.1%。分别比上年同期减3个百分点,增加303个百分点,增加1102个百分点。

二、主要企业和产品

目前,阜阳、亳州两市共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00家。阜阳市150家,亳州市50家。其中A类企业26家,阜阳14家,亳州12家。

进出口总值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共9家,阜阳7家,亳州2家。

业绩较好的的企业:安徽巨邦香料有限公司、安徽福泰发品有限公司、安徽一帆香料有限公司、安徽银丰日化有限公司、阜阳市百富安香料有限公司、安徽强旺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界首市华通进出口贸易公司、安徽广印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同辉香料有限公司、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

主要产品:

出口:薄荷醇、人发制品,圣诞用品、柳编制品、纺织服装、家具、木制品、芝麻、脱水蔬菜 、调味品、大理石板材、 钓具 、中药材等。

进口:设备及零部件、牛皮、芝麻、薄荷脑、人发、废旧塑料等。

三、口岸服务经营主体

主要的货代企业为阜阳市外贸储运公司。该公司设有报关行、报检行,具备报关、报检、货代、运输等各类口岸经营服务专业人员。从事阜阳、亳州两市的货运代理及相关延伸服务10年以上。

连云港中海、连云港港务集团以及江苏新为多式联运公司等也已驻阜开展业务。

铁路阜阳站颍南货场设有海关临时监管场所1000平方米,场地、吊装条件良好,委托蚌埠市安达集装箱运输中心异地经营。

四、基本评价

阜阳口岸利用现有条件,近几年先后尝试与上海、连云港等口岸合作,开行小编组快速班列到沿海,通过国际货物联运过边境,积累了一些经验。

从本地通关的货物,已从过去的不到1%,上升为2010年的3%,预计2011年全年报关率15%,报检率36%。其中,直运占比 14% 转关占比 86%   ;港口口岸供货占比 85%  ,港口主要集中在  连云港、上海、宁波、南京、广州  等。

口岸查验各单位严格执法,科学管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采取各种措施,力促企业在当地报关报检。但由于近十年,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口岸通道呈盲目分散状态,集中揽货能力差,与本省南部及东部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的企业相比,口岸物流费用较高。众多微小企业往往舍近求远,选择非监管车辆运送到港口,以供货形式出口,盈利微薄,也难以做强做大。口岸设施和服务已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

(一)亳州、阜阳两市的外贸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自营能力弱、货源少而分散。

(二)近几年,阜阳开办的一些国际联运、海铁联运线路,由于受到铁路运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尚未形成口岸运输品牌、精品线路,叫好不叫座。

(三)公路距港口最近400公里以上,公路转关,集卡运输风险大,成本高。

(四)阜阳目前缺乏口岸综合性场站,尚无一家船公司在阜投资堆场设立箱站,企业用箱不及时,返空费用高。

(五)货代服务企业数量小,实力弱,揽货力度小,从船公司拿不到更好的海运价格

(六)口岸规划、口岸建设、口岸管理以及协调服务有待加强。

五、发展前景

阜阳市第四次党代会已对今后五年的口岸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不断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海铁联运等运输优势”;“加快河颍河航道疏浚工程建设,建设集装箱、杂货等专用码头”这给阜阳口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后五年,阜阳口岸将以公路转关、海铁联运、国际联运为 抓手,根据市场变化,利用现有口岸设施,广泛联络公路、港口、铁路、船东、货代、物流企业,开展多式联运,强化通关服务,巩固口岸货源,创造条件逐步开行“五定班列”。

及时把握淮河、沙颍河内支线集装箱码头开建契机,加大资源整合,功能共享力度,叠加公路转关、海铁联运、大陆桥运输、大京九港澳鲜活农产品供应、沙颍河、淮河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航空货运、综合保税等口岸功能,建设阜阳口岸综合港区。

以阜阳口岸综合港区为基地,以海铁联运、水水中转、公路短驳为主通道,实现口岸的无缝对接,迎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梯度转移,为本区域的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提供安全低廉便捷高效的口岸物流服务,为皖西北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口岸支撑。

六、应对措施

(一)、从阜阳所处的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以及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来看,企业可选的口岸通道较多。要聚集货源,实现企业原料、产品的大进大出,阜阳必须着手构建口岸基地,培育本地的口岸运输通道,以口岸物流成本的相对低廉,来换取比较优势,赢得发展先机。

(二)、巩固公路转关、海铁联运相对优势的同时,及早启动阜阳港颍州港区二期工程2*500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建设,开行阜阳经蚌埠、淮安至连云港内支线集装箱班轮,发挥沙颍河、淮河“黄金水道”功能,开辟阜阳口岸运输新通道。

(三)在阜阳港颍州港区规划建设阜阳口岸综合港区(功能区)

(四)、大力推动“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开辟国检“绿色通道”,引导指导企业合法经营,便捷通关。

(五)、促成多家船公司在阜设立集装箱还箱点,开展拼箱业务,降低用箱成本,为中小企业提供口岸物流服务。

(六)、积极协调铁路、船公司、港口、集卡、货代等运输经营单位,共同培育阜阳的口岸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时效,开展公、铁、水、空海联合运输。实行“门到门”全程服务。6、制定本地口岸运输鼓励扶持政策,使当地企业不出门就可以享受到相当于沿海沿边城市的口岸通关服务,使口岸经营企业也得到丰厚的回报。

(七)、省政府及口岸办公室对阜阳口岸继续予以关注和指导。加大皖北口岸建设力度,搭建内陆口岸与沿江沿海沿边的口岸物流平台。

(八)加大财政转移培育支付支持力度,对阜阳口岸海铁联运项目、“水水中转”项目以及“阜阳口岸综合港区”项目重点予以扶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