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试析高铁对厦门机场的影响及对策
厦门口岸办 张毅然       

    随着国家高铁规划地不断推进,厦门即将告别铁路“盲肠线”的历史:2010年4月,福(福州)厦(厦门)高铁即将通车;2010年上半年,龙(龙岩)厦(厦门)高铁有望通车;2011年,厦(厦门)深(深圳)高铁有望通车。2小时快速连接省内大部分城市、3-5小时快速连接长珠三角洲的新的高铁时代即将到来。高铁对航空的影响以及如何积极应对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在此,笔者仅凭个人的粗浅理解试谈一谈高铁对厦门机场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高铁对厦门机场发展的利弊分析

    一、从总体上看,厦门处于国家高铁规划覆盖区的边缘位置,航空受高铁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厦门地处中国东南一隅,东、南两面大部分临海,处于高铁覆盖的边缘区域。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八条高铁干线仅有杭州-宁波-福州-深圳一条铁路经过厦门。与处于高铁线路枢纽位置的郑州、武汉、长沙、重庆、南昌、南京、杭州、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所在机场相比,厦门机场受到高铁影响的航线相对较少。

    以厦门机场和同等规模的武汉机场对比为例:

    与高铁可能存在竞争的1.5小时飞行航程内的中短航线(地面距离约1000公里),厦门机场约有20条,覆盖的国内通航城市约20个。根据厦门即将开通的高铁情况,实际可能受影响的航线约7条,包括厦门至温州、宁波、杭州、上海、深圳、广州、珠海航线,涉及的航班数量每天约100班,占厦门机场国内航班总量约35%。

    同样条件下,武汉机场1.5小时航程内的中短航线约30条,覆盖的国内通航城市约30个。根据武汉已经及即将开通的高铁情况,其受影响的航线约15条,包括武汉至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石家庄、太原、北京等航线,受影响的航班数量每天约200班武(武汉)合(合肥)、武(武汉)广(广州)高铁通车前的航班数量,占武汉机场国内航班总量约65%。

    综上,受地理位置影响,从总体上看,厦门机场受到高铁影响的程度相对国内其他机场小。

    厦门至长珠三角洲的主要干线航班客源受高铁影响较大

    由于途经厦门的杭州-宁波-福州-深圳高铁线路连接着厦门与长、珠三角洲的主要城市,随着福(福州)厦(厦门)、厦(厦门)深(深圳)铁路段通车,杭州-宁波-福州-深圳铁路将全线贯通,并将与沪(上海)杭(杭州)、广(广州)深(深圳)港(香港)高铁无缝对接、厦门至上海、杭州、广州、香港、深圳五个主要城市的地面交通时间将分别从原来的14小时、10小时、8小时、9小时和8小时缩短至7小时、6小时、3.5小时、3.3小时和3小时,高铁对厦门机场现有主要航线客源的分流影响将不容小觑。

    目前,厦门前往上海、杭州、广州、深圳、香港五个城市的航班数量分别达每天20班、9班、9班、7班和5班,占厦门机场航班总量约33%,年旅客运输量达350万人次。根据行业内研究显示(见下表):通常情况下,在800-1600公里距离内,低时速高铁(连接厦门的高铁速度在此范围)对航空的替代或分流程度将在20%至50%之间。以取中间值35%计算,上述五条航线受到高铁分流的旅客数量每年将超过一百万人次。当然,上述客流量分流预测是建立在各高铁线路段均已通车、高铁班次足够密集且高铁票价相对机票有足够吸引力的基础上。据了解,目前已经通车的武(武汉)广(广州)高铁票价较高,而榕(福州)沪(上海)高铁班次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铁对航空应有的竞争优势及分流作用地发挥。

    表1、高铁对航空的替代或分流影响

高铁类型

高铁替代影响距离

高铁替代分流程度

低时速高铁

(时速200-250公里)

500公里内

70%-90%

500-800公里

50%-60%

800-1600公里

20%-50%

高时速高铁

(时速250-350公里)

500公里内

90%以上

500-800公里

70%-90%

800-1600公里

40%-70%

1600-2000公里

20%-40%

(注:摘自张中林《快速立体交通体系对国内航空运输影响研究及对策》)

    高铁缩短厦门机场与腹地市场的地面交通时间,有利于腹地市场开发

    福建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多山,地面交通较不发达。厦门至莆田、龙岩、福州、宁德等主要地级城市的地面交通时间均在3小时以上。高铁通车后,这一状况将得到大大改变。厦门至宁德、福州、福清、龙岩、莆田的地面交通时间将分别缩短至2小时、1.5小时、1.5小时、1小时和1小时。随着地面交通运输时间的大幅缩短,厦门机场作为福建省内唯一一个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的大型机场,与周边机场相比(周边旅客至各机场交通运输时间及周边机场旅客吞吐量情况见表2、表3),其对腹地市场的影响力和集散能力有望大大增强。而即便在省外的温州、汕头市场,厦门机场与其周边机场相比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表2、周边旅客至各机场地面交通运输时间对比

周边城市

杭州机场

福州长乐机场

泉州晋江机场

厦门机场

深圳机场

福州旅客

――

1小时

1.5小时

1.7小时

――

宁德旅客

――

2小时

2小时

2.2小时

――

莆田旅客

――

2小时

1小时

1.2小时

――

福清旅客

――

1小时

1.5小时

1.7小时

――

泉州旅客

――

2小时

0.5小时

0.7小时

――

汕头旅客

――

――

――

1.7小时

2.5小时

温州旅客

4.75小时

3.5小时

――

4.2小时

――

(备注:上述地面交通运输时间已包含火车站-机场之间的旅客接驳时间;厦门机场至厦门火车站新站约10公里,地面接驳时间约10分钟。)

    2009年,福建省内三个主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合计约1835万人次(见下表)。在高铁进入后的新的机场竞争形势下,旅客吞吐量各机场分布情况将可能出现新的调整及变化。

    表3、福建省三个主要机场2009年旅客吞吐量情况

机场

09年旅客吞吐量(单位:人次)

09年增长率

晋江机场

160万

15%

福州机场

545万

19%

厦门机场

1130万

20%

合计

1835万

 

    综上,高铁到来对厦门机场发展有利有弊,其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如果能够很好地发挥优势,高铁将有望成为推动厦门机场增长的有利因素。

    趋利避害,使高铁成为推动厦门机场增长的有利因素

    一、“空中快线”应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受到高铁冲击的前沿阵地,民航运输企业的“自卫反击战”已经打响。以快制快的“空中快线”产品应运而生:航班频次高,逢整点或半点始发,坐飞机象坐公交车一样方便;通过提供机场专用值机柜台及安检通道等流程优化设置来缩短旅客提前到达机场的时间;航班之间可自由签转等。纵然目前对“空中快线”产品的褒贬之声不绝于耳,但,从服务模式来看,它确实是民航应对高铁竞争的一剂“良方”,同时也是在高铁催生之下航空服务模式的一次重大升级。

    以目前世界最长、速度最快、引起社会凡响也最大的武(武汉)广(广州)高铁为例,近日一份《武广高铁VS空中快线的考察报告》出炉,以旅客的亲身经历,体验航空和高铁的各自优势,其中:航空在一般旅客服务、高端旅客服务、运行速度(含地面接驳时间)、销售渠道、安全性方面优势较突出;高铁在运力提供、宣传力度方面更胜一筹,在票价方面也略有优势,但旅客只要提前购票,也能买到接近甚至低于高铁票价的机票。因此,在高铁产品尚未完全市场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空中快线”应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结合厦门机场实际情况,开展“空中快线”的基础条件已初步具备:目前,厦门-上海每天20班,厦门-杭州、厦门-广州每天9班,厦门-深圳每天7班,且厦航、东航、南航在上述航线上班次较密集。通过航空公司自身的经营调整,甚至几个主要公司的联营以及厦门机场的支持配合,“空中快线”有望很快成行。

    二、铁空联运市场潜力大

    厦门机场十分重视与其他地面交通运输模式的合作共赢,目前已经建立与公路、小三通海上航线等运输方式对接的陆空、海空、空空中转三大联运服务。高铁的诞生,将使厦门机场现有腹地范围从公路3小时辐射圈(约250公里)扩展至高铁3小时辐射圈(约600公里),腹地面积扩大整整一倍,使厦门机场在现有影响能力较有限的莆田、福州、福清、宁德等市场有更好地发展与作为。

    目前,厦门机场已经与铁路局及火车站建立联系,双方共同探讨如何提供旅客从周边城市乘坐高铁来厦乘坐飞机的一条龙服务,甚至探讨在周边主要火车站设立城市值机服务,使高铁和航空服务高度融合,为旅客提供真正“一站式”的铁空联运服务。

    三、调整营销方向,重点开发两岸及国际航线市场

    国家高铁规划地加快推进,使国内高铁覆盖区域越来越广,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国内航线面临高铁的挑战与冲击。目前,民航运输企业在积极开展“自卫反击战”的同时,也开始把视线投向新的“蓝海”,那就是开发两岸及国际航线市场。

    借助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厦门与台湾和东南亚的有利区位优势,厦门机场连续二十多年出入境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前五名,最高峰时曾开通两岸航班每周16班,东南亚航班每周73班,东北亚航班每周24班。受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两岸及国际航线客源有所减少。目前,国际经济形势日渐好转,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政策即将出台,厦门市政府促进旅游增长的新航线奖励政策正在落实,厦门机场将加快推动两岸航线和国际航线市场开发,创造推动厦门机场未来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厦门对台区位优势显著,是国内同时拥有对台“空中”、“海上”两个交通通道的少数城市之一。目前,空中直航航班每周17班,航班数量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海上厦金船班每天32个进出船班,船班数量全国第一。高铁开通之后,厦门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更加突出,厦门对台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厦门有望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大陆进出台湾的最佳中转口岸。

    四、推动区域内部旅游资源整合,以旅游带动航空发展

    去年以来,在中央政府积极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福建省旅游局明确提出了“发展整合海西区域旅游资源,合力培育海西旅游品牌”的旅游发展战略。福厦、龙厦高铁开通,将使厦门、福州、龙岩等主要旅游城市的地面交通时间大幅缩短,将进一步加快区域内部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步伐。海西旅游市场的深入开发及其蓬勃发展,势必带动厦门航空市场快速发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