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中国口岸协会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国口岸协会领导要求,云南
中国口岸协会成立以来,在办好信息载体,开展信息交流;组织口岸相关单位编撰《中国口岸年鉴》;按照“大通关”要求,积极开展口岸征文工作;开展口岸系统教育培训;组织口岸工作者赴境外考察;按照工作需要,组织召开各种会议以及加强与兄弟协会的联系合作等方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在口岸信息工作方面抓得很紧,为加强口岸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增进彼此相互了解,促进口岸管理建设,提高口岸协会知名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信息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又一次体现了口岸协会对口岸信息工作的重视。云南
一、要抓好口岸信息工作,必须要提高对口岸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口岸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做好口岸工作,首先必须抓好口岸信息工作。口岸信息对领导决策,对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正如叶剑会长在2005年口岸信息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所说的:做好口岸信息工作,能够促进口岸工作情况上下左右沟通。口岸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信息传递了解各地的口岸工作,了解口岸开放、建设、管理和口岸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口岸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也可以通过口岸信息传递反映自身的工作情况,及时将本部门、本行业、本地区的工作向口岸有关主管部门乃至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反映;同时,口岸相关部门互相进行信息交流,能够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几年,中国口岸协会始终把口岸信息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其重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
作为国门的“把关人”,海关肩负着国家对进出境货运、行李邮递物品等实施监管。海关还是全国进出口统计的权威部门,具有口岸信息的资源优势,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抓好口岸信息工作。同时,云南
二、抓好口岸信息工作必须增强敏感性,注意捕捉整理口岸有关信息
口岸信息涉及的方面很多,信息资源十分丰富,有综合管理信息、对外贸易信息、机场、港口、边贸信息,也有物流、涉外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境内外动态、进出口状况、突发事件、党政领导关心口岸工作等内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捕捉和选择余地。云南是口岸大省,地处中国西南边疆,和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接壤,有着
云南现有12个国家级一类口岸,8个二类口岸。其中航空口岸二个:昆明巫家坝机场空港口岸和西双版纳空港口岸。
水运口岸二个:西双版纳景洪港口岸,思茅(普洱)港口岸。
陆路口岸八个:畹町公路口岸,瑞丽公路口岸,猴桥公路口岸,清水河公路口岸,这四个国家一类口岸是和缅甸国对接;河口铁路、公路联运口岸,金水河公路口岸,天保公路口岸,是和越南国对接;磨憨公路口岸,是目前中国对老挝唯一一个国家级口岸。
这么多口岸,这么多对外开放门户,每天都在大量信息发生。但这些信息时间性强,稍纵即逝,如果我们不增加敏感性,不去用心去捕捉,不联系口岸中心工作思考问题,那么信息也不就搜集不起来,自然也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所以作为一个口岸信息工作者,一定要有敏感性、敏锐性,专心致志,紧盯不放,信息才能来到我们面前,来到领导的面前。
三、必须注意信息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口岸上每天都有各种对外活动,随时都有多方面的信息。由于我们对信息地捕捉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就会漏掉。高效信息要具备“准、快、实”三个要件,我们平时注意收集、整理口岸上发生的各种信息,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中国口岸协会报送,有些信息只能是几句话或者是一篇短小的文章,来反映口岸上发生的事情。我们注意着力于在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上下功夫。如当时的云南省省长徐荣凯在在2006年6月第三届“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9+2”经贸洽谈会上,就如何拓展和深化泛珠三角区域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提了四点建议:第一,在科学的发展观和中央关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合作开发资源,使云南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第二,共同建设国际大通道,搭建好泛珠三角区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桥梁。目前,“9+2”的东南沿海以及西南的广西已经拥有了出海大通道,云南的出境大通道也在抓紧建设。为更好地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结合起来,大通道的建设速度还有必要加快,国内国外的一些设施还有必要进一步衔接。我们希望各方根据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到云南出境大通道的建设中来。第三,建议“9+2”作为一个整体,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东盟处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但我们各方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较大差别。有鉴于此,有必要在步骤、措施等各方面加强衔接,以期取得更好的进展,尽快实现多赢。四、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要使合作取得更大成效,应当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即政府的推动作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企业主题作用,并形成合力。
我们当时就认为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问题,是个热门话题,时效性强,于是我们就抓紧整理报送结果,《中国口岸通讯》及时进行了刊用。又如,云南省勐腊县的磨憨口岸是我国对老挝的唯一的一个国家一类口岸。老挝国内很多物资都需要从中国进口。四川生产的柴油机、广东生产的摩托车、云南生产的电池、水泥、日用百货等都要经过磨憨口岸,对中老方面的贸易信息我们掌握的相对多一些,都及时给《中国口岸通讯》进行报送。河口是我国对越南的一个重要陆路、铁路口岸,属国家一类口岸。近几年,云南省的大量对越出口货物,中国西南地区的对越南部份出口货物都要经过河口口岸进出。特别是近年来中越经济走廊的提出,给两国经济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但这些信息来源渠道内容零碎,比较繁杂,我们就在准确性上下功夫,认真核实,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一筛选。通过与有关边境海关联系,仔细询问,直到准确无误后才报送。
四、注意提高信息层次,大的内容以简报形式上报
简单的信息,搜集整理得快,报送得也快。但在内容反映上毕竟是局部的,内容也可能是不全面的,对一些大块内容,还要在平时注意搜集,整理综合,形成简报形式,反映问题才能够更全面,更深刻。例如:历史上,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就是由蜀道进入云南到印度再到波斯,是中国最早的贸易通道之一。云南借机打造中国—东盟昆明物流中心,发挥好三个平台的作用,即:辐射全省、邻近省区和周围国家,沟通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南亚,为中国—东盟、南盟间贸易服务的物流平台;物流、资金流、人流的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发布、交换、交易平台;国内外物流资源、物流企业整合及组织管理平台。形成了通往老挝、缅甸、泰国交界地带的通道,并以泰国的公路、铁路和湄公河道可到达曼谷、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形成以昆明铁路枢纽为中心,通江达海、连接周边的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届时,昆明将成为中国继哈尔滨之后第二个内陆铁路纽。这些项目完工后,将使云南省新增铁路里程
云南省计划在3年内建成被中国政府定位为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中国第四大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昆明新机场。该机场将于2006年底动工建设,片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可起降空客A380型客机。机场建成使用后,云南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确立。这些都是与口岸工作有关的内容,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
次区域市场潜力巨大,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互补性强,辐射中国西南地区,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云南有条件成为东南亚、南亚和东亚间重要的大陆桥。和次区域国家的交通、能源、通讯、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投资、农业等领域的交往都将有一个好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云南已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泛珠江三角洲国际大通道”和积极参
与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宏伟蓝图。
我们注意到,云南省在口岸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上,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使其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学习借鉴满洲里口岸的口岸监控系统,在不出联检大楼的情况下,通过现场监控系统就可知道口岸进出口什么货物,云南一些货运量大的口岸也以考虑引进该系统,以便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速度,推动商贸、运输、旅游、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加快口岸建设的同时,相配套的口岸交通、邮电、学校、医院、通讯、仓储、联检楼、交易市场等建设也要同步进行,以提高口岸运作水平,增强吸引国内外投资的能力,争取使云南省口岸以适度超前的速度发展。
在信息整理和筛选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云南在推行便捷通关上下的功夫,如全面推进口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创新口岸模式,保障口岸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云南部分口岸业务量不太多,但在一些有条件的口岸进行试点,如河口、瑞丽、昆明空港口岸等。先行进行网络申报,无纸通关,货到验放,实行舱单(载货清单),报关单电子数据提前申报等,经验成功后再在其他口岸推广,对守法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实行担保验放,对符合条件从事加工贸易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和海关实行联网监管,简化审批手续,免设台帐,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必要时上门验放,全天候进行通关,通过创新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为口岸现场提供通关便利服务。
所有以上这些牵涉口岸的状况与动态,关系到云南省的改革开放,关系到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云南省的对外形象与国际知名度信息,我们认为有必要向中国口岸协会反映。2006年云南
五、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做好口岸信息工作的重要保证
回顾云南
这几年,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