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福建省口岸系统启动“诚信口岸” 建设,强调从诚信执法、诚信服务、诚信经营、诚信协作、诚信管理五个方面着力推动。在落实“诚信口岸”建设的过程中,口岸各查验部门不断创新工作,努力拓展创建内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目前,“诚信口岸”建设已成为共识,并日渐成为深化口岸系统文明创建、树立特色品牌的重要抓手。建设“诚信口岸”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它与全社会“共筑诚信”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创建水平还有差别,在内涵的发挥和外延的拓展上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形势的发展又对它提出新的要求。为此,需要适时总结成果,巩固提高。
一、 明确新形势下“诚信口岸”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诚信口岸”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推进“诚信口岸”建设,有助于形成口岸工作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建设管理有序、充满活力的服务窗口,有助于推行行业文明规范,既优化了口岸通关环境,又净化了口岸经济环境,支撑着口岸功能的发挥和辐射,使福建口岸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有效保证口岸物流的运行顺畅,促进福建外经贸的良性发展。这对于“海峡西岸”的新定位,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2、推行“诚信口岸”建设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推行“诚信口岸”建设,要求口岸查验部门建立依法行政和取信于民、服务社会的政府信用体系,树立公仆意识,踊跃承担责任,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展示良好外部形象;要求服务部门和企业确立诚信经营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理念,加强自律,守法经营,重视信誉,自觉履行义务;要求口岸工作相关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信实守约,以诚待人,从而形成信用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口岸系统的具体体现。
二、着力深化诚信执法、诚信服务、诚信经营、诚信协作、诚信管理五个方面内容,推动“诚信口岸”建设机制率先在福建查验部门形成,向全系统延伸。
1、从政务公开和思想道德建设上着力推动诚信执法机制的形成。必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充分运用规范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种手段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来形成诚信执法机制。要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在执法的全过程中,努力提高口岸查验部门全体干部职工理解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促使干部职工改进执法作风,以依法行政来推动事业的发展,以思想道德建设来提高职业操守,降低执法风险,防范重大执法事故的发生。
2、以培育服务理念,增强互动机制来推动诚信服务机制的形成。要在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的基础上确立服务条款,推行服务措施,努力做到有诺必践。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大通关的要求,在发展大局中站准位置,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合理定位与服务对象、地方政府的关系,努力创新服务举措,严格践行服务承诺和合作协定,把各部门改进通关,促进发展的措施切实落到实处。
3、从规范诚信奖罚制度入手,促导进出口企业和口岸生产运输、中介服务部门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推动诚信经营机制的形成。要坚持疏导、引导的原则,充分运用信用管理机制,严格推行诚信奖罚制度,普遍推行企业信用备案制度。要引导相关企业建立各自的信用体系,督促他们制定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流程和岗位行为,严格执行行业标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要通过推出切实有效、便于操作的奖惩方案来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机制的形成,防止弄虚作假、恶性竞争和恶意违规情况的发生。
4、用服务大局来统筹协作,以促进和谐来统领行动,推动诚信协作机制的形成。一是各查验部门要着眼发展全局,自觉接受地方政府的管理协调;二是要消除各自为政的思想观念,切实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信守协作约定;三是要同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以诚相待。要促使各口岸查验部门以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为导向,自觉接受管理协调,自觉履行合作协议,自觉加强协作配合,从而实现和谐口岸环境活力与秩序的统一。
5、综合运用创建载体,推动诚信管理机制的形成。一是要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强化绩效考评,公开考核,以考定绩,以据服人;二是要结合党风、作风建设,尤其是要结合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养成全体干部职工良好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三是要加强服务窗口建设,系统运用各种创建载体,分别突出各类创建载体的主题和特色,形成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创建格局;四是要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把加强自律和完善社会监督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接受社会监督,以社会监督促进诚信管理机制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