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特色电子口岸推动物流大发展
海关总署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笔者近日从满洲里海关获悉,包括口岸税费核算系统、闸口自动核放系统、铁路口岸商务记录退补税系统、以及公路口岸出口“一单三报”系统在内的满洲里电子口岸二期开发工程目前已正式启动。

    据介绍,满洲里电子口岸是满洲里大通关建设和发展国际物流重要的基础项目,它以安全交换平台为核心,在地方电子口岸平台与中国电子口岸平台之间、各地方电子口岸平台之间、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与交换,利用中国电子口岸、数据分中心、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单位的各类应用系统集成,最终建立满洲里口岸“一个窗口”模式的“电子超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该电子口岸作为一种现代化联网综合管理模式,对提升口岸管理水平、改善口岸通关环境、降低物流成本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满洲里海关已启动的电子口岸建设一期工程,在努力发挥口岸管理和“大通关”建设牵头作用,加强与其他口岸单位联络协调的同时,积极推动“电子口岸”扩大联网。其间,该关还正式启动了“一站式”通关改革。随着满洲里电子口岸门户网站(http://www.mzleport.com)的诞生,这个全新的平台为满洲里外贸企业和物流单位提供越来越多的通关指南、口岸资讯等公共信息服务,并依托电子口岸专网和中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验证,实现上网卡注册、网上支付系统、电子帐册、出口退税、通关单联网核查、增值税联网核查等功能。

    满洲里各口岸单位目前虽然都建立了本单位的信息系统,但由于电子信息无法传输和共享,相互之间还是主要依靠电话、传真等传统手段进行沟通。大量重复的数据输入和纸面单据的核对,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满洲里口岸发展要上新台阶,就必须进行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和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规模效应。

    对此,据满洲里海关负责人介绍,该关将进一步明确今后开展电子口岸建设方向,最大限度消除现有通关模式各环节不必要的重复作业,减低申报误差率,节约口岸资源,争取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构筑比较完善的口岸物流信息平台,逐步使口岸的信息化应用从分散走向规模、从复杂走向标准,从传统走向智能,实现口岸信息化水平质的飞跃。

(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