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对海关支持海南水产品出口思路和措施的思考
清澜海关 何鹏飞       

近年来,海南水产品出口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0年海南省水产品出口11.3万吨,货值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12.6%。其中,罗非鱼及其制品出口8.5万吨,增长11.8%,占全国出口总量的26.3%。海南省水产品出口的稳步增长,促进了海南水产养殖业、加工业、饲料业以及水产种苗、运输、包装等行业的发展,解决了11万多人的就业问题。

渔业是海南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水产品出口不仅有利于增强海南省渔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对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海南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海南省水产品出口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市场过度集中,抵御风险能力差,扩大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多;深加工程度低,未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出口营销力度不够,贸易促进机制不完善;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国际港口,出口成本偏高;货物频遭退运等。

一、明确思路

为提高海南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作为进出境监管主要职能机关的海关,应把海关工作纳入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促进海南特色商品出口为着力点,支持水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海南水产品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健全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发挥市场巨大潜力,使海南的绿色水产走得更远。

二、完善措施

解决制约海南省水产品出口的不利因素,促进海南省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海关方面可以从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强化关地双方合作,共同促进企业发展。加强与省海洋渔业厅、商务厅等经济主管部门合作,总结评估水产品出口情况,共同落实国家促进水产品出口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应急联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水产品加工、出口通关、销售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

二是完善促进措施,加快出口通关速度。充分运用海口海关创新的“多点报关、口岸验放”模式,实现农产品出口“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开辟水产品出口“绿色通道”,保证各类水产品在口岸通关作业现场“零待时”;对遭退运水产品启动专人受理企业退运申请、放宽退运审批要求、现场采取非侵入式机检等应急措施帮助企业解困,尽量减少出口企业损失;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积极支持水产品企业申报成为海关管理A类、AA类企业,全面落实海关对该类企业的优惠措施。

三是拓展统计监测分析,掌控国外壁垒动态。充分发挥海关国家进出口统计及分析职能,及时准确的向政府和外经贸主管部门提供进出口统计数据。建立快速有效的海关统计分析预警机制和全省水产品出口预警体系,对类似欧盟对水产品进口封关、日本政府强化药残检查等国外贸易技术壁垒进行跟踪研究。加强与检验检疫部门联系配合,帮助企业规避和防范市场风险。

四是鼓励开展加工贸易,有效利用既有产能。一要走精深加工路子,采用定安高远公司等经营模式,在深度开发上做文章,即:要做能直接上国外超市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二要尽快建立海关保税仓库,为进口原料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提供良好口岸环境。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采取积极措施吸引外资,发展引进来料加工渔业,特别鼓励与支持高资金、高投入、高档次的风味水产品、旅游产品、快餐产品、微波产品、即食水产品的来进料加工业务,逐步在来进料加工业务中实现产品与技术、设备和市场的升级换代,更快的突破原有的低档次竞争范围。

五是依靠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出口物流冷链。充分发挥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支持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建立海关水产品鲜活、冻品出口监管仓库,以物流带动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和物流冷链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现代物流和出口加工等临港经济。

三、几点建议

为增强海南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建议相关单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培育龙头企业,健全行业组织建设。在具有比较优势的水产品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效益好的水产品出口企业,以“海南鲷”、“海南罗非鱼”整体形象推出海南“政府品牌”,支持重点水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适应水产品国际贸易的新形势,支持和健全水产品出口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规范水产品出口秩序,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纠纷。

(二)提供政策支持,促进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进一步完善促进水产品出口政策,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水产品出口企业,积极提供信贷支持;运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已安排的农产品出口促进专项资金,并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上优先支持水产品出口企业;在市本级外贸发展资金中继续加强对水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扶持比例,鼓励水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出口信用保险,提高抵御风险能力;调整外贸结构、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专项资金的资助范围,为海南省水产品出口提供资金支持,增强竞争优势。

(三)加大营销力度,建立多元市场体系。要实施向精深加工产品,向多品种、系列产品,向名牌产品出口战略,逐步调整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水产品出口市场体系。一是加快产品开发步伐,认真研究市场,努力做到“知己知彼”,并逐步形成合理的产品出口结构;二是坚持“走出去”战略,注意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各级政府鼓励市场开拓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俄罗斯、韩国、日本、欧洲和美国举办的出口产品展销会或博览会,推介产品,结识客户,外树形象。三是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到海外投资兴办水产品加工项目。

(四)严格质量管理,打破技术壁垒限制。一是加强海洋监督管理,改善渔业生产环境。二是加强渔业生产环节管理,认真做好渔药经营和使用环节的清理工作。三是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制。重点开展对罗非鱼、对虾等大宗出口产品的药残、重金属含量及渔用饲料质量的检测工作。

(五)健全市场体系,建设一流交易平台。政府主管部门重点抓市场的发展规划,合理市场布局;制定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地方性法规;建立起水产品市场检测体系、信息体系;依法整顿和协调已有的水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确保水产品市场规范而健康地发展。在此基础上,筹划建立一流的海南水产品交易市场,让市场真正成为直接开展水产品进出口业务的媒介。充分发挥大市场大流通的功能,用有效的市场机制来调节水产品生产,推进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