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23号台风“菲特”影响,10月6日至7日,宁波市普降暴雨,致使整个宁波市区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机场附近区域由于地势低洼,积水水位更是不断上涨,多处路段汇成“一片汪洋”,短时间内无法退去。雷暴雨与国庆长假返程高峰不期而遇,如何在暴雨倾泻时,全力以赴保障航班正常起降;如何在内涝中,让旅客安全顺利进出宁波机场,是本次台风期间机场面临的严峻问题。为此,机场第一时间启动抗台防汛紧急预案,对生产运营、航班保障、旅客服务、地面交通组织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机场上上下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以不滞留一名旅客,不取消一架航班为目标,全力以赴应对强台风“菲特”。
抗暴雨、斗内涝,确保航班正常起降,保障旅客顺利成行
为应对“菲特”带来的强降雨,10月6日以来,机场领导赶赴生产一线指挥部署各项防台防汛工作;各保障、经营部门领导精心组织调配设备、人员等力量,带头落实好各项防台防汛措施;广大干部员工发扬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奋战抗台一线。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全力保障航班正常起降、积极安排旅客顺利成行。
面对特大暴雨,航班延误不可避免,但只要航班不取消,旅客出行就能得到保证。为此,机场10月6日08:50及时启动三级防台防汛处置程序,在“菲特”肆虐期间,机场将防台防汛处置程序提升至一级,所有保障、经营单位领导干部全员到位,带领各部门员工奋战在抗台最前线。
运行保障告急:人工引导给力,确保运行正常
随着暴雨持续侵袭,机场飞行区范围水位不断上涨,淹没了巡场道和联络道,跑道两段盲降设备也由于浸水故障,无法发出信号指引进港飞机,为保证机场运行安全,保障飞机在暴雨期间正常起降,运保中心领导带头,连日在航班结束后的凌晨时分,涉过齐胸深的积水检查、抢修场内各设施设备,一趟来回在水中浸泡时间长达2个多小时;场务保障人员提高对跑道检查的频率,冒风雨、涉积水每小时对跑道道面适用情况进行检查,随时与塔台联系,持续关注护场河道水位的监测;助航灯光人员在水位持续上涨期间,启用10台应急抽水泵24小时不间断对南北两个灯光站的电缆沟进行排水,努力维持助航灯光设备运行。但保障人员的努力抵不住暴雨的侵袭,当盲降设备、助航灯光(瞬闪灯)、标记牌灯因浸水先后损坏,暴雨持续侵袭又一时无法抢修的情况下,机场立即发布航行通告提醒航空公司提高飞机起降标准,采取人工引导方式,使用引导车引导飞机进入跑道,确保航空器飞行安全。就算设施设备扛不住暴风雨的侵袭,采用人工的方式,机场工作人员也要想方设法保障航班起降,只有航班得到保证,才能保障节假返程高峰时段旅客顺利成行。
后勤保障告急:决策措施得当,保证飞机起降
由于暴雨不断倾泻,8日上午机场周边地区内涝严重,油料分公司地处低洼地段,积水十分严重,早已导致电力瘫痪,油泵车无法抽油,飞机加油一度告急,如不能迅速恢复,将导致进港飞机落地后无油可加的局面,航班的正常起降更无从谈起,面临关闭机场的局面!铁路、高速公路已经告急,如果航空运输再停止运行,那么宁波将成为被洪涝包围的“死城”,人员、物资再没通道进出宁波市。不关闭机场,航空加油告急,进港飞机如何加油?更别谈航班正常起降,如因供油问题出现航空事故,宁波民航人责无旁贷。在这两难的时刻,油料分公司积极落实自救措施,在抢修供油设施设备的同时,第一时间向市政府借调应急供电车进行紧急发电,并决策从杭州、南京油料公司紧急借调三辆运油车共计170余吨油料支援本场,保证了油料供应;在此期间,机场及时通知各航空公司,让航班携带返航油料进港,在经历3个多小时的供油困难期后,航空供油难题得到解决,航班正常起降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地面交通告急:调度调配得当,旅客顺利成行
10月8、9、10日,由于前两日连续暴雨,甬城成了“涌城”,全市内涝灾害愈发严重,市区交通连日瘫痪,市区至机场的地面交通几近中断,如何把旅客接进来,送出去成了地面交通一大难题。怎么办?在航班正常的情况下,机场积极想办法组织调运大型交通运输力量服务旅客。大型交通运输车辆底盘高、动力强,不容易在积水路段“趴窝”,成为能够进出机场的唯一交通工具,乘坐大巴等大型运输车辆也成了旅客进出机场的唯一方式。机场空港巴士公司调动机场全部20辆大巴,克服困难,继续开行市区至机场的班车,由于全市旅客输送量大,为满足旅客运输量需求,机场连日向公运集团借调大巴共计10台,30量大巴车在市区仅存的几条道路上连轴运转着;由于市区积水路段情况不断变化,机场灵活调度大巴运行路线:江东发车点淹了,就转向江北,从开通一条线,到增加至两条,只要路面通行允许,接送旅客的大巴不管从江东白鹤新村(原民航售票处)转战江北万达谢家公交站,到增开宁波客运中心站,还是将旅客从机场接驳至宁波南站临时站点,随处都能看到机场大巴运送旅客的轨迹,从早到晚、“跋高涉水”运送旅客来往机场,确保旅客顺利登机。8日运送进出机场旅客一万两千人次,9日运送旅客一万三千人次……这一串串数字,无不表明机场在困难面前保障旅客顺利出行的决心。
由于机场周边区域内涝严重,候机楼附近的两条进站路都被水淹成了“河”,部分旅客即便自驾车能够抵达机场高架下距候机楼500米处也无法继续前行。此时这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你在世界那头,而是这500米的距离,因为积水只能遥“江”相望。这500米的距离,只有靠大型车辆接驳,机场动用一切能用大型车辆,利用卡车、消防车、大巴车为旅客进行摆渡,将旅客从“江”的这头送到候机楼。据不完全统计,单单红色消防车三天里就出动多达100余次,接送旅客、工作人员等1000余人,300余位消防战斗人员日夜战斗在抗灾最前线,搬运沙包、接送旅客、接应帮助油库,到处能看到消防战斗员的英姿;指挥车辆停靠、引导车辆行驶、指导旅客乘机,随处可见交警民警的身影……
人员保障告急:职业精神闪耀,克难攻坚保障
城市内涝,机场保障人员出现下班出不去、上班进不来的尴尬情况,部分保障人员由于连日奋战,疲劳值达到顶峰,人员保障亮起红灯。为不影响航班保障和旅客服务,机场工作人员发扬克难攻坚、主动担责、连续作战、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在大灾面前上演了一出“台风无情人有情,职业精神暖人心”的抗灾大戏。运保、地服、安检、工程等部门台风前就在岗的保障和服务人员干脆下班后不回家,几天几夜坚守在岗位上,累了就趴在桌上、躺在几张板凳拼成的“床”上眯一会,部分员工甚至三天三夜不曾合眼,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张张面无血色的脸,还依然紧绷高度的神经,拿着对讲机,操作着服务保障设备和车辆,奋战在岗位上……
许多原本在家、在宿舍的员工克服家庭受灾、交通不畅等困难,历经艰辛跋涉也要到机场上班。住在机场周边村庄的许多保障人员每天从凌晨3点步行3小时到达机场,凌晨时分,月黑风高,在低洼地段冰冷的积水中本就寸步难行,更看不清污浊的积水中存在怎样的险情,好几名保障人员在涉水途中不慎跌落窨井、被水蛇咬伤等,但他们依然坚持前行至机场;市区保障人员行驶私家车至积水路段熄火,不顾身在何处,不顾车受损多严重,一刻不停趟几个小时的水赶到机场上班;部分保障人员家里已经水淹至2楼,毅然从家中涉水出来,在水中骑踏5个小时单车来到机场上班;员工宿舍到候机楼这段路的积水最深处达到1米以上,车辆根本无法进出,面对齐腰深的积水,保障人员没有露出一丝畏难情绪,原本15分钟的步行路程他们足足“游”了近两个小时才“游”进候机楼,到岗到位……
处在救灾一线,直面内涝的消防战斗员连日受着洪涝的“洗礼”,直到换洗的干衣服都没有,依然冒雨涉水赤膊上阵;全体大巴司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接连4天顶着每日12小时的长跨度工作时间、来往穿梭在城市仅存的几条畅通道路上,4个白昼的吃、喝、休息等问题全在几平方的驾驶室中解决,饿了渴了面包矿泉水,累了困了空闲时间趴在方向盘上眯一会,连日高强度工作,接送数以万计的旅客进出机场;机务保障人员顶着特大暴雨,两手挥舞指挥棒指挥飞机进入停机位,哪怕雨水进入眼里刺激眼睛,都不能抹拭一把;航班保障人员涉过齐胸的积水,抢修各处设施设备;家里被淹、私家车被泡的员工更是不计其数,三天三夜泡在水里的车他们不管不顾,也没有时间整理家中被淹的物品……舍小家为大家的职业精神发光在机场每一个角落。
在各生产保障单位和保障服务人员的共同配合努力下,连续暴雨、内涝期间机场并未造成大量航班取消,航班起降运行正常,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据统计,从10月6日台风影响开始截止至10月9日中午12:00,宁波机场原计划保障进出港航班518架次,因台风影响仅取消进出港航班28架次,确保了490架次航班正常起降,28架取消的进出港航班中补班9架次,调机1架次,连日保障运输旅客42000人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旅客的安全顺利出行。
利用媒体“扩音器” 保证信息畅通
在抗台防汛期间,如何为乘机旅客提供最及时的信息,保证机场对外信息发布畅通是关键中的关键。机场新闻中心与地服分公司阳光服务室互相联动,新闻中心第一时间将生产运营、航班保障、旅客服务、地面交通组织等信息发布于机场网站和阳光服务微博,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扩音器”功能,与20余家媒体保持即时联系,将机场最新动态播报出去,第一时间告知旅客;阳光服务室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扩大动态消息传输渠道,扩大消息传送范围。连日来,阳光紧急开通6条机场问讯电话线路,接受旅客咨询近万次,新闻中心与阳光服务向各大电台、电视台发布机场动态和旅客处置信息100多条。
内涝引起的城市交通瘫痪,对旅客进出机场带来极大困难,在旅客处置信息方面,由于地面交通情况不明,哪些道路能通达机场,交警也很难提供具体信息,阳光服务创新采用“用旅客信息帮助旅客”的方法,即通过微博、微信上网友的热心播报,派阳光工作人员对已到达机场旅客进行现场咨询等方式,向旅客收集到了2000余条信息,从中整合、筛选出了各条从宁波各地开往机场的黄金路线,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进行发布并扩散。这种以“旅客帮助旅客”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连日来帮助近万名旅客来到机场。
恶劣的灾害环境堵塞了交通,但堵塞不了宁波人民的智慧及热心!暴雨导致的内涝减缓了旅客出行的脚步,但阻止不了宁波机场全体干部员工保证航班正常运行、确保旅客顺利成行的豪情和壮志!
暴雨内涝百年一遇,抗暴雨、斗内涝为的目标却只有一个――努力保障旅客安全顺利出行。这是一场与台风“菲特”抗争的持久战,也是一曲宁波民航人用热血与青春书写的胜利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