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奖牌挂在墙上,透过“科技兴检先进集体”这几个大字,仿佛看到了显微镜前专注的目光,无菌操作台上灵巧的双手,分子检测室中坦诚的交流,样品初筛室里忙碌的身影……就是这样一支队伍,撑起了舟山口岸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任务,每年200万吨的进口粮谷产品、20万吨的进境水产品、3000批次外来有害生物检出;10余项省市级课题;2个舟山检验检疫局学科带头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技兴检”的宗旨,让“国门卫士”的承诺掷地有声,他们就是舟山检验检疫局动植检处。
细致快速,每年完成上万批次的检测任务
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测鉴定工作是枯燥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绝大部分外来有害生物肉眼无法分辨,动植检处没有专职的实验人员,全是由行政人员兼任的,脱下执法取样制服,穿上实验室白大褂,他们在实验台前、显微镜下与小小的病虫害进行着特殊的无声战斗,他们面对的是一些“悄无声息”的敌人,他们的工作安静、细致、锐利, 他们的工作研精苦思、枯燥寂寞。
动植检检测产品种类复杂,涉及木材、大宗原粮、水生动物及其产品、木质包装、船检产品等;每年上万次的品质检验,几千批次的病、虫、杂草的检疫鉴定,数量庞大,任务艰巨,关系到国家农林渔业安全,不容一丝疏忽。犹记得一次次的挑选、筛查,截获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病原冬孢子的欣喜;一轮轮的洗板、读板,截获菜豆荚斑驳病毒的愉悦;一遍遍的加样、电泳,截获烟草环斑病毒的欣慰……一个个有害生物的检出,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与无私的付出,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方便了货物快进快出,保障了国门的安全。
多次“第一”,检测鉴定水平位居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前列
有害生物的检测鉴定工作是检验检疫执法的依据,也是一项专业性强,劳动强度大、可预见性小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更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2004年以来,在动植检全体人员的共同拼搏和不懈努力下,共检出有害生物1.4万多批次,检出率连年位居全省系统第一,约占全省系统截获总数的70%左右,多次受到省局的通报表扬。扎实的检测鉴定水平,创造了多个浙江检验检疫系统“第一”:首次截获大豆疫霉病菌、菜豆荚斑驳病毒、烟草环斑病毒、油菜茎基溃疡病、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苍耳属(非中国种)、豆伞滑刃线虫、澳洲蛛甲、南方三棘果、美丽猪屎豆、紫扁胸天牛、白桦楔天牛、窄吉丁(非中国种)、四点坚甲、紫花天牛、黑角负泥虫、槲长蠹、刺儿菜、天兰苜蓿、黄花羽扇豆等等,其中3种窄吉丁属(非中国种)为国内首次截获,引起了国家质检总局重视并向全国发布警示通报。一次又一次的“检出”,验证着检测人员的专业眼光、职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疫情无小事!在疫情防控上我们责无旁贷。”动植检人员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对动植物疫情检测工作的执着和追求。此外,近2年内,他们通过了谷斑皮蠹幼虫鉴定、香蕉穿孔线虫鉴定、大豆转基因检测、印度腥黑穗病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毒麦鉴定、毒莴苣鉴定、曼陀罗鉴定等16项能力验证项目,展示了舟山检验检疫局动植检检测技术水平已在浙江省分支局中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与时俱进,积极开拓新技术、新方法、新领域
为了确保动植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技术支撑,动植检处不断开发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2009年,筹建了分子生物学检测室,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已经很紧凑的实验室进行重新设计改造,购买了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电泳仪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检测设备,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新开展了大豆转基因、进出口饲料牛羊源成分检测、鱼类异尖线虫PCR及PCR-RFLP鉴别,同时在病毒方面开展了菜豆荚斑驳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番茄环斑病毒、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等大豆种传病毒的分子检测;在真菌方面开展了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大豆疫霉病、大豆南方茎溃疡病、北方茎溃疡病、油菜茎基溃疡病等检疫性真菌病害分子检测,进一步提升了检验检疫技术保障能力,为舟山地区进出口产品的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硕果累累,科研水平上新台阶
近年来,动植检处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先后承担与参加了国家局、省局10多项课题,如《进境粮谷中主要危险性杂草在本地适生性及防除技术的研究》、《简单异尖线虫的PCR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境欧洲白橡原木检疫及冬季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境粮谷类产品携带病害检疫鉴定技术的研究》、《猪弓形虫病快速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巴贝斯虫病LAMP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在进出口动物中的应用》、《进出境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分布及重要致病性异尖科线虫PCR-RFLP鉴别技术研究》、《重组异尖线虫肌钙蛋白过敏原的制备及免疫特性分析》等,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省重大优先课题《浙江口岸粮谷类有害生物入侵防控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年获省科技厅正式立项,2010年通过中期评估,获得较高的评价。《进境粮谷中主要危险性杂草在本地适生性及防除技术的研究》获2010年度舟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0年《进境大豆携带病害检疫鉴定技术的研究》等3项课题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获得较高的评价。
此外,《舟山局从进境德国白橡锯木截获三种窄吉丁》、《水产品中砷污染的风险评估》、《PCR-RFLP技术鉴别简单异尖线虫姊妹种的研究》等多篇论文核心刊物发表或录用,论文《捻转血矛线虫重组排泄分泌蛋白ELISA方法的建立》获舟山市第九届(2007-2008年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度警觉的职业敏感性、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废寝忘食的科研氛围,让舟山检验检疫局动植检人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在科技兴检的道路上昂扬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