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外代班轮部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员工培训紧密结合
厦门港务集团 杜宏佳 马中元
自2010年7月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班轮部以争创活动为契机,将员工培训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员工培训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员工培训模式,为实现“员工争优秀、部门创先进”的创先争优活动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厦门外代班轮部作为公司最重要的业务部门之一,承担着厦门港近70%的集装箱船舶船务代理及进出口单证业务,是厦门外代公司与船东、口岸部门及货代等客户交往最为频繁的窗口,也是厦门外代公司服务品质的直接体现者。因此,部门领导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将员工培训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长期工作。厦门外代班轮部在积极参与公司层面组织的各项员工培训活动外,还结合部门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员工培训之路,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厦门外代班轮部的员工培训模式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部门内部培训。随着分工的日趋细化,每个员工的专业化素质及工作效率可能会得到提升,但同时员工所能接触的业务面和掌握的业务技能也会受到限制。我会的你不一定懂,你熟悉的他可能都未曾听说过。正如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鉴于此,厦门外代班轮部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大力开展内部培训。如出口科将每周科室例会与业务培训巧妙结合,例会上专门拿出10-20分钟时间,由航线小组业务员就自己熟悉的某一业务知识点进行介绍,与会者再结合实际操作一起参与提问、讨论;船务科每个月也举办一次专题业务培训,如9月份就成功举行了“船务外勤服务规范”业务培训;并且船务科建立了案例库,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急、难、险、重事件及处理方式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整理成册,以便为日后处理类似事件时提供参考依据。此种形式的部门内部培训可以让员工互相学习,彼此取长补短,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对加快提升员工业务素质具有明显的效果。
二是重视业务知识更新培训。“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面对市场、行业、政策、技术的不断变化,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才能适应企业发展新要求。为使员工及时更新业务知识,厦门外代班轮部十分重视对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培训。如自海关新舱单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厦门外代班轮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第一时间内下发各种最新相关资料,让广大员工自我学习;以航线小组为单位开展业务讨论,汇总出员工在自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由公司新舱单项目组成员为各小组员工解惑释疑;向广大一线员工征集新舱单管理办法下业务流程和操作系统应作如何优化的建议,并要求相关岗位员工全员参与测试,以保证新舱单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所有员工都能顺利操作。另如厦门外代班轮部出口科以X-ORDER新系统上线为契机,要求全员参与学习及测试,从2010年5月至8月间,每周都开展新系统测试及培训,参加人数共计600余人次, 提交测试报告共计240余份,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X-ORDER新系统于10月23日正式成功上线。通过业务知识更新培训,培养了员工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观念。
三是注重对新员工的培训。新员工是企业注入的“新鲜血液”,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在公司选好人后,厦门外代班轮部将如何用好人作为部门的大事来抓。新员工自从被分配到班轮部的那一天起,部门领导就为每位新员工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到各科室进行轮岗,指定业务精湛的老员工担当师傅,新员工和师傅都要定期提交实习报告,并将新员工的学习成效与老员工的教授效果相挂钩,使得老员工在教授过程中更加尽心尽力。为检测新员工的学习成效及老员工的教授效果,部门还会针对新员工组织实际操作测试。在实习期结束后,部门会综合评估每位新员工的综合素质,为新员工的最终定岗提供参考依据,力求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四是做好员工培训的考核与规划工作。为使员工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厦门外代班轮部指定专人负责对员工培训工作进行考核。每次培训后,参与培训的员工都要签名登记,组织培训方需要填写培训效果总结,并交由班轮部领导审核。每个年度末,厦门外代班轮部都会统计出每名员工本年度参加培训的学时数及培训效果,并与员工年度绩效考核予以挂钩,也可以为下年度部门员工培训规划提供参照。通过形成培训――考核――规划的良性机制,努力提高员工培训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