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亚运人物评选”由共青团广东省委、亚组委志愿者部、共青团广州市委、新快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新浪网等联合主办,广州边检黄埔站民警任培忠已被评为“感动亚运人物”。
“吐个口水都是黑的!”
边检卫士驻守“煤山”严把水路国门
在广州亚运安保中,有这样一批警察,默默地驻守在港口水路国门,严密封查过滤每一名从境外踏入广州的人员。相比陆路封控,他们面对的人流并不算多,却也更复杂。他们身处煤山矿海严查靠泊的外轮,寒夜里他们在外轮梯口,煤灰矿沙四溢灰头土脸,“鼻子里、嘴里都是煤灰,吐口水都是黑的!”这就是广州边检民警。
两人“包船”24小时站岗值守外轮
今年43岁的任培忠是黄埔边检站新沙分站的一名普通民警,有着24年警龄的他,去年中旬主动申请来广州新沙港“站岗”,刚练熟岗位流程,亚运就来了。
要说亚运,这可不简单,“这是前所未有的最高安保级别,比两年前的奥运还要高,”总站长王健告诉记者,安保要对所有入出境的国际船舶实行出境、入境登轮检查和船体检查,对停靠码头的外轮要实行梯口监护、24小时驻船监护,并站岗值守等,“一定要把好这道关,绝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老任和一名新警合作“承包”一条船,每次有外轮靠岸,他们要负责检查船体、清查船舱、查验人证等,两人两班倒轮流驻守外轮站岗,一人12小时,“碰到正好船检就一个人包圆了,一上船就20几个小时是经常的事。”而亚运期间,能停泊的港口有限,“船都排不过来了,都排到海上锚地了。”大家的工作量比平时都多了至少2倍多。
驻守全广州最“黑”的地方
要说广州新沙港,这个毗邻东莞的深水港很是偏远,民警戏称是新沙是总站的西伯利亚。然而,却是广州港吞吐量最大的一个港口,平时主要进口煤炭、矿石、粮食品等。广州亚运会以来,因市内各港口暂停入煤,所有的进口煤炭船舶都集中到新沙港来装卸,比平时多了2倍多。
“我上网查广州的卫星地图,发现我们新沙港是最‘黑’的,煤多嘛,”老任告诉记者,之前港口还担心今年的任务完不成,“这下亚运一开始就超额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了。”
港口的煤一下子多了这么多,这可苦了老任这帮边检民警了。
“在港区执勤要小心煤块,”老任告诉记者,港区煤山上经常会有煤块掉下来,“砸地上都是坑,我们得带着钢盔上勤。”煤块“神出鬼没”,煤灰却是无处不在,“空气里全是飞扬的煤灰,远看像雾,近看像煤矿”老任告诉记者,晴天煤灰飞舞,雨天煤似冰雹扎在脸上“鼻子里、嘴里也都是煤灰,吐口水都是黑的。”
“黑脸”堪比矿工要回市区吸氧
记者到新沙港的当天,正好降温下雨,老任正在一艘刚从印尼开来广州的外轮梯口执勤。正是晚饭时分,船上正炊烟阵阵,外轮下的舷梯旁,老任站在寒风细雨中,不时拿起对讲机大声报告……走近了一看,老任的警服已经被冷雨打湿了,脸上一道道雨水冲出的黑色沟壑。
记者在港口仅待了10多分钟,待离开时发现自己的外衣上已有不少黑点,两只手像长出老人斑,用纸巾一擦全黑了。
长期在煤灰飞扬的环境下作业,边检民警们几乎个个都有咽喉炎,说不上几句话嗓子就哑了;不仅如此,老任还患上了过敏性皮炎,“脸上痒还好说,头发特别痒,一抓破又被腐蚀,长了好几个脓包……”因此,大家都变得特别讲究卫生,“一下勤回来就赶紧洗澡”,都说我们这是进口煤炭质量好,都粘进皮肤里了,这才明白为啥煤矿工人的脸老洗不干净……”老任笑呵呵地说,“以往大家都是说到郊区呼吸新鲜空气,现在,我们每次要回广州市都说回市区‘吸氧’去了……”
连夜站岗眼花脸皮跳
好容易等老任下岗回来,已是晚上8点了,这班岗老任一上就是近8个小时。这是艘入境靠岸的印尼籍外轮,运来了满满一船的煤炭。
老任最开始从爬船体检查船舱起,依次将船员生活区、机房、仓库等地摸查了个透,“机房很多油,走路尤其要小心,地面打滑摔倒常有的事儿,”而船舱因货物繁多最易缺氧,“我们要求手电照到,人走到眼睛看到。”清查船舱最重要是要查清是否有无证人员藏匿其中。将整个船清查一遍后,剩下的便是对船上人员进行对人对证,船体工作就算完成了,然后还得在外轮的舷梯口24小时站岗执勤。
漆黑寒夜,借着码头依稀的灯光,老任在晕暗中苦守。“站久了不动就没感觉,一动全身就痛。”老任笑着说,刚站了一个通宵全身都僵了,下来的时候脚还不听使唤,哆嗦着迈不开步子,“只好抓着舷梯慢慢下来。”
这么坚持了近半年,老任笑说身体还顶得住,只可惜眼睛不买账了。“以前还老笑话同事老李,才比我大两三岁就戴老花镜了,”结果前两天老任无意中拿起老李的老花镜,“以前戴还很模糊,这次一戴发现特别清楚,难道我这么几天就老花了?”
不仅如此,老任还发现,以往特别累的时候是眼皮跳,“现在发现真正累的时候,眼皮不会跳,是脸皮跳啊,到那时就是真顶不住了。”
亏欠老婆,幸亏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