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闲里偷忙风雨后……
山东省日照港第三港务公司政工部 李希瑾       

    一夜风雨,清晨还没有停的意思。

    4月9日8时35分,笔者站在了日照港(集团)第三港务公司散杂货码头10#泊位旁。风雨中,平时装卸作业一派繁忙的日照港散杂货码头此刻平添一份清闲,静静地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数十艘满载货物的巨轮早已提前接到安全避风通知,到锚地避风去了。

    海风裹挟着海浪,不时轰鸣着冲向码头护堤,冲散了一些隔离墩。正在这时,沿码头北侧走来两个头戴黄色安全帽、身披灰色雨衣的人,两个人边走边警惕着周围的一切。

    笔者走向前打招呼。原来他们是三公司生产部码头管理班的巡视员老尹和小牟。“昨晚风雨很大,我们不放心,这不海水都冲上来了,我们已经在下水道边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小牟随手指指立在下水道中的大黑色轮胎。

    陪同采访的职工告诉笔者,放置轮胎处是码头下水口,专为疏导雨水和冲上来的海水而设计的。“昨夜巡逻的工友发现积水较多,我们放个轮胎,提醒过往职工和车辆注意安全,”巡视员老尹补充道。

    “今天码头因为雨大涌浪大暂时停止作业,工人也都放假了吗?”听到记者疑问,公司技术员小王示意跟他走。冒雨穿过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的堆场,笔者来到位于散粮筒仓前面的一座小楼房。二楼中间会议室,30多位身着工装的青年人围坐一起,设备一队队长甄纪军正在讲解设备操作安全与创新事宜。“平时我们忙于生产现场,难得有这样的空闲时间,大家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艺,取长补短。这几年,33项工艺改进就是这么‘碰撞’出来的”。“日照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甄队长一脸的兴奋。

    在散粮作业监控系统控制室,4位值班的女同志,眼睛紧盯电子大屏幕,密切关注着监控对象的点滴动向。不同的是,平时电子屏幕监控的是粮食装卸过程、机器设备安全运转状态等。而今天,监控系统显示的是一目了然的一线堆场。

    以前遇上刮风下雨,堆场苫盖货物的苫布时有被风吹开的现象,但由于堆场点多、线长、面广,加上垛位高,库场管理员一时又难以发现,极易给货主造成损失。“如今不同了,监控有了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堆场角角落落在电子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便于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货物安全质量有了更好的保证。”设备技术部部长朱伟告诉笔者。

    12时,采访结束。从三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门等部门相继反馈的信息显示,这个在全国沿海港口地位举足轻重的现代物流散杂货码头,作业现场安全态势平稳,各部门及人员正在后方加紧蓄力,全力以赴备战晴好天气来临时的船舶装卸作业高峰期。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