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多年的纺织品配额取消,宁波服装出口并未一哄而上
从今年1月1日起,延续多年的纺织品配额取消,全球服装纺织品贸易迎来了一体化时代。虽然配额已经悄然消失,但海关也从元旦起对出口的7大类服装加征出口关税,使我市服装出口企业对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反应谨慎,并没有出现一哄而上争出口的局面。
全市服装企业增加2亿成本
记者昨日从宁波海关了解到,1~4日“大通关”期间,该关共办理出口税单167票,出口情况暂时与往年无异。海关通关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元旦期间不少工厂、外贸公司都停工休息,加上西方圣诞节休假因素的影响,出关货物很可能为去年生产或者所下的订单,不排除今后出现出口放大或者缩小的可能。
根据海关总署和商务部联合通知的精神,我国从今年元旦起对出口的外衣、裙子、裤子、衬衫、睡衣和内衣等7大类33个类别148种的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平均税率为1.3%左右。该税种自元旦开征以来,4天内已征收服装关税79.44万元。
据海关人员分析,去年1~11月,宁波纺织服装出口总额37.45亿美元,其中147种纺织服装出口商品在此次征收出口关税目录之列,出口总价值达到19.5亿美元,占出口的比重达到52%。按今年全市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0%计算,我市今年将有25亿美元以上的纺织服装产品被加征出口关税,全市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将增加2亿多元的出口成本,这比购买配额的成本要低。
服装企业谨慎对待配额商机
纺织品配额的放开,让服装大市宁波众多的服装企业既兴奋又谨慎。
“我们的订单相对来说比以前多了一点,由于没有配额,元旦以来我们公司的出口比以前增加了一些,但增量不多。从去年10月份起,来自欧美的大订单也增加了20%左右,总体上应该对我们公司的出口有好处。这几天我们也在加紧生产,但总体形势仍不明朗。”宁波祥和针织时装公司总经理张惠民虽然已经感受到了后配额时代的机遇,但其还是显得非常小心谨慎。
对于已经到来的后配额时代,大多数宁波服装企业认为总体上应该有利于公司产品的出口,但反应都比较小心。以服装出口为主要业务的东方宏业制衣公司去年11月份接到了一份来自德国的500万美元的订单,公司考虑再三,决定只答应先生产100万美元。该公司的老总吴忠宝告诉记者,现在全球纺织品贸易的形势还不明朗,过快增加出口量可能会招致反倾销或新的配额。
外贸业界对后配额的反应也比较谨慎。中基宁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周巨乐认为,后配额时代总体上应该说有利于服装的出口。出于看好服装出口的潜力和外贸实业化的考虑,中基公司去年收购了两家服装厂,总体年产能将可达到5000万美元,并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但现在由于整体形势不明朗,特别是中美之间纺织品的摩擦已经开始,因此中基公司和国外的客户反应都比较谨慎,国外客户现在的订单规模也不大,出于试单状态。公司今年前3天基本上没有加大服装的收购、生产和出口。
没有一哄而上说明企业较理智
市外经贸局有关人士认为,服装出口要占到我市出口总量的1/3左右,其表现对出口整体形势影响较大。宁波服装出口暂时并没有出现“井喷”,表明企业还是理智的。在国内,从出口结构和产品价格来看,宁波服装企业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应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方面下工夫,这样才是长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