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24日,第五届中俄欧集装箱运输便利化论坛在胶州市举行。作为国家大陆桥运输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活动,本届论坛由国家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办公室、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青岛市政府口岸办公室主办,胶州湾国际物流园管委会、胶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承办,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兰、蒙古、立陶宛、日本、韩国等国家驻华行业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家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经济规划研究院等国家有关单位代表,全国各口岸部门、海铁联运单位代表,青岛及胶州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200余人参加论坛。
本届论坛以“‘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贸易便利化发展和经贸合作”为主题,承载落实“一带一路”峰会精神的新使命,助力中俄、中欧跨区域合作,促进亚欧经济贸易往来,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新通道。论坛期间,与会知名专家学者就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考与对策建议、如何加快“一带一路”多式联运互联互通贸易枢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大陆桥运输现状问题及建议等发表主题演讲。青岛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岛市政府口岸办,德国铁路跨欧亚物流有限公司、蒙古国交通部政策协调司、中荷经济文化交流基金会等,在“充分发挥海铁联运通道建设优势,深化‘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建设”主题研讨会上交流互动,从各个角度对“一带一路”及胶州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出席会议的河南、山西、青海等口岸部门代表共同提出了2017中俄欧集装箱运输便利化论坛《青岛宣言》,携手打造“创新、开放、绿色、互助、共享”集装箱多式联运,共建互利合作网络,共建创新型合作模式,共建通道经济,共推中欧、东盟国际班列以及城市(地区)间班列,促进城市间的贸易、投资与交流。
近年来,青岛口岸依托港口区位优势,大力推进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多式联运建设,实施“港站联动”,陆海口岸功能不断提升,多式联运加速融合。目前,中心站业务量增长迅猛,到发集装箱同比增长11.8倍,2016年达35.4万标箱,较上年增长76%,位列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第4位,并带动青岛港海铁联运箱量跃居全国港口首位。开通了胶州到乌鲁木齐、西安等7条国内班列,和中亚班列、“中韩快线”、“中蒙班列”、“青凭越”4条国际班列。口岸部门深化口岸跨区域合作,先后与新疆、河南、陕西等内陆16个省份、15个地级市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企业解决异地转关问题,吸引内陆货源在青岛积聚和发散。港口企业开展了郑州、西安、西宁、乌鲁木齐等“内陆港”建设,密切与铁路部门的合作,实施铁路倍增工程,进一步提升对内陆腹地的辐射力。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在丝路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2017年5月,青岛、西安两地海关、检验检疫、港务、铁路等7家单位联合签署“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备忘录,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在通关、检验检疫一体化基础上,启动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深化执法合作,协同打造“一单到底”全程全网联动的一站式通关监管模式,配合承运主管部门建立多式联运一单提发货模式,形成一个更加便捷、通畅、价廉的通关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