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上海检验检疫局检验进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12020批次,同比增加28%;检出不合格2862批次,同比增加203%,不合格率大幅上升。其中检出包装不合格案例12例,而2016年全年仅有4例。该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口岸危险化学品监管:一是点上开展风险排查和专项督察。对于包装不合格情况易发的3大类危化品,中东和东南亚6个来源国重点布控;在内部建立警示通报制度,针对危险化学品出现重大不合格问题的10家企业,在系统内进行风险预警,并拟建立黑名单制度,对问题企业实施重点监管。二是面上实施信息化监管。使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手段搭建系统内首个入境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电子平台,整合监管危化品码头、仓储及报检信息,实现监管“全覆盖、全过程、全封闭”,有效打击“漏报瞒报”情况。试运行9个月来,已引入7家报检单位,完成查验2842批次,收集“危化未申报”信息14964条。在此基础上,又在平台中引入危化品海运集拼模块,实现进境木包装集中检疫、进口危化品逐批检验,改变先提货后查验旧模式,可为整箱危险货物与普通货物同时检疫,分单后统一预约查验,为每批危化品缩短通关时长48小时。三是线上深化部门联动。与安监、海事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危险化学品监管动态的重要信息通报机制,做好口岸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联合预案。截止目前,已与上海海事局开展联合查验34批次,截获“危险化学品未申报”25例,确保自贸区内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