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宁波海关构建高压严打五道防线推进“国门利剑2016”联合专项行动
宁波市口岸协会       

    宁波海关认真贯彻全国海关缉私工作会议精神,面对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外贸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反走私斗争的新挑战,狠抓“打私队伍”和“综合保障”两项建设,全面推进“打防管控”,通过筑牢五道防线,迅速推进“国门利剑2016”联合专项行动,努力实现关区“十三五”打私工作良好开局。今年以来该关已刑事立案9起,同比增长1.25倍,案值0.54亿元;行政立案147起,案值1.06亿元,其中查办行政大要案2起,同比增长1倍。同时,开展总署缉私局部署的“清积案,追逃犯”百日专项行动至今已有8名犯罪嫌疑人到案,其中境外逃犯2名。 

    一、以风险为导向,构建研判预警防线。一是深度应用“网上缉私”作战模式,健全关区情报网络体系。增强对“海关网、公安网、互联网”三网数据分析应用,利用“云计算”进行深度挖掘,从“大数据”视角构建“新型情报工作模式”,提升情报分析研判能力。二是完善情报协同机制。依托缉私战区,加强战区情报分析研判;建立完善由缉私、价格、审单、稽查等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实行“联合分析,共同初查,优势互补”的联合查发机制;落实关区情报联络员制度,深化重大案件线索缉私部门快速介入的协同作战机制。三是强化阵地掌控。对关区重点敏感商品、行业及新兴业务进行情报调研、外部信息搜集、走私违法线索综合分析,建立情报指导、采集、研判、处置、报送专业化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查发情报线索26条,立案6起,其中刑事立案5起,立案案值1920万元,立案涉税30万元;撰写风险分析报告14篇。 

    二、以效能为目标,构建监管打私防线。一是提升监管打私能力。正面监管部门完善“四位一体”的物流监控模式;后续监管部门拓展监管时空,推进“多查合一”等业务改革,严密监管链条。二是强化协同作战能力。缉私部门优化关区反走私绩效评估机制,撰写《2015年宁波关区反走私绩效分析报告》,提升关区各部门查发、移交案件线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业务职能部门提前介入重大专项行动和专案,深挖扩线、扩大打击效果。三是发挥逆向监管作用。树立“监管打私一盘棋”观念,及时梳理逃避海关监管的各类新手法,查找监管风险节点,积极反馈,共同促进严密监管。 

    三、以攻坚为重点,构建关区专业打击防线。一是发挥“缉私铁拳”作用。坚持“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的工作思路,对同类案件统一经营,适时开展批量式打击,增强打击震慑效果。近期通过连续出击,一举摧毁一个长期从事走私远洋渔业设备犯罪行为的团伙,目前已刑事立案3起,总计案值1645万元,涉及偷逃税款327万元。二是规范执法行为。推行以报捕为界的办案模式,理顺侦审衔接环节。推进缉私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强化涉案财物管理力度。根据总署缉私局执法检查组检查情况,对近五年来已归档和预审在办案件进行自查,共查摆问题4个,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10条并逐条部署落实。三是推进执法改革。推进“一警双权,一案到底”模式及“两简”案件模式改革,落实两统一”工作机制,开展一般案件纳入执法办案平台试点工作。 

    四、以协作为手段,构建关区综合治理防线。一是推进地方政府作用发挥。将打击走私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主动与地方政府沟通,推动政府层面研究解决。二是积极开展执法协作。今年来相继与市口岸打私办等10个机关单位进行工作交流沟通16次,联合宁波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开展“春运”查缉毒品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关检刑事执法联系配合办法,研讨新型走私违法案件及疑难法律问题,指导缉私实践。三是促进行业规范自律。推进行业协会参与反走私工作机制,开展企业诚信建设,引导规范经营,实现打击一起案件、规范一个行业,确保一方平安的社会效应。 

    五、以“叫响、叫准”为目标,构建关区舆论阻吓防线。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在近年来缉私办案与新闻宣传同步设计、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的良好基础上,设立打私宣传工作组,梳理总结经验,固化形成工作制度。二是加强宣传策划。结合年度打私重点做好整体宣传安排,加强整体策划,找准时机和形式,充分运用新媒体,抢占舆论新阵地。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中央与地方媒体对案件侦办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集中报道,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纷纷刊载,该关官方微信“阿拉甬关”发布多条微信作品。三是强化主动引导。准确把握宣传角度,增强打私新闻报道的社会认可度,切实保证叫得响,也叫得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